鄂尔多斯的资源优势如何形容?抛开统计数字,有媒体这样描述:“鄂尔多斯的资源惠泽着鄂尔多斯之外的世界:北京每五盏电灯中,就有一盏是靠鄂尔多斯的煤发电点亮的。”鄂尔多斯的电力产业有着十足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
有人这样说:“单纯挖煤卖煤,产值很低;把煤炭转化为电力,产值可以增加8倍。”但是,实现延伸产业链,让能源产业摘掉“原”字头的帽子,必须有人才和技术这两个互为补充的强大“引擎”。
在这样的背景下,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定位于打造人才高地,用先进的科研技术为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撑腰”。
应运而生突破瓶颈
2011年,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应运而生。该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地方全额拨款事业法人单位,占地200亩,一期规划6.8万平方米,总投入5亿元。2013年3月,研究所划入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入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主要开展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技术、新型工业节能技术等的研发与产业化,以及能源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的成立,在鄂尔多斯能源产业史上树立起一个新的“里程碑”。研究所自成立起,立位实际,躬身而行,各方面的科研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将为鄂尔多斯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在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超临界空气储能技术原理验证,建成了国际首台MW级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试验平台,完成了10MW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和关键部件设计,为大规模超临界空气储能技术工程示范与产业化奠定重要基础。1.5MW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研发项目已被列入国家863重点项目;“10MW超临界空气储能装置研发”和“储能技术研发平台”项目已纳入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超临界空气储能系统研发示范与储能研究所建设获得鄂尔多斯市政府5亿元经费支持,并与相关企业签署了总投资60亿元的产业化合作框架协议。
在工业节能技术研究方面,主要以工业节能技术领域的重大需求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分布式能源系统节能与钢铁工业联合循环节能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先进工业节能设备及系统的应用与产业化,提升重点工业领域的节能技术水平,努力向绿色节能、低碳、环保型工业转变,同时积极地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已获得国家863重点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相关能源动力企业总计约1亿元经费支持。在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产品研发领域,研究开发了多种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产品,并已经在企业得到实际应用和产业化。
在能源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方面,主要以能源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为对象,开展国家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工业节能政策、储能产业政策和能源结构调整策略研究,为相关能源主管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战略咨询;开展区域能源规划的先进理论、系统方法、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和实践验证,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指导区域能源发展。目前已完成中科院学部咨询报告《我国工业节能现状与对策》、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科技部《“十二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战略研究报告》和国家发改委《“十二五”重大节能技术示范与产业化规划》等国家各部委能源类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正在开展国家能源局《电力储能规划》、国家能源局《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与政策路线图研究》、国家能源局《面向2050年的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和国家工信部《工业行业能源梯级利用重大技术研究》的编写工作。
凌空而起人才助力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如一只羽翼日臻丰满的大鹏,正在凌空而起,而高层次、高标准的人才梯队成为搏击长空的最强助力。
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通过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与本地化培养相结合、为我所有和为我所用相结合,快速组建了一支80余人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8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科研人员30人,以及在站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
一年来,储能研究所1人获聘鄂尔多斯市“特聘院士科技顾问”,1人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特支计划”,1人入选科技部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1人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人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荣誉称号,3人荣获鄂尔多斯市“草原英才”荣誉称号,1人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储能研究所研发团队2012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产业创新人才团队,2013年被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储能研究所已通过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的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并正在申报国家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研发(实验)中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拟通过5年的建设,成为一支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与高技术研究、工程技术示范与产业化推广的高水平人才汇聚的研发与科研支撑团队,团队规模达到300余人,并将继续发挥领先的人才优势和技术成果,努力成为鄂尔多斯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引进和培养本土高端科技人才的新高地。同时,加大科研成果本土化的力度,更好地服务鄂尔多斯市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工作。
一次次人才引进,一回回思想碰撞,一项项技术创新,一个个豪迈突破,推动着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助推鄂尔多斯用“科研创新”的如椽巨笔,绘制着“转型升级”的恢弘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