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技术

10月光伏逆变器排行榜!央国企20GW: 阳光、华为、上能、特变、科士达、株洲变流、日风电气、禾望等领先!

10月光伏逆变器排行榜!央国企20GW: 阳光、华为、上能、特变、科士达、株洲变流、日风电气、禾望等领先!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根据公开信息统计,10月1日-10月31日,约有84个光伏逆变器招标项目(标段)定标,合计容量18.73GW。通过分析发现10月央国企招标中,光伏逆变器招投标市场呈现如下趋势和特点: 1、在定标规模上,呈现略有上升趋势。9月定标18.11GW,10月与9月相比,定标容量环比增长3.42%;2、价格方面,10月光伏逆变器定标价格依然相对稳定。其中最低价略有上升为0.095元W,最高中标价格0.191元/W,3、央企定标...

锐洋集团与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公司深化合作 共促青龙建昊土门子光伏项目发展

锐洋集团与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公司深化合作 共促青龙建昊土门子光伏项目发展

近日,锐洋集团东北电缆有限公司代表卢朝廷拜访了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领导,双方就青龙建昊土门子215MW光伏项目的进展情况、后续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电建河北工程是一家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企业,其承建的青龙建昊土门子215MW光伏项目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该项目规划装机容量高达215MWp,选用了先进的540Wp、545Wp单晶硅双面双玻电池组件,并配置了225kW组串式逆变器...

创新蓄势 科技赋能|捷泰科技超密细栅技术减少电阻损失,降低银浆成本

超密细栅技术(Super Thin Fingers)是捷泰科技在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的又一项创新突破。该技术通过对副栅浆料印刷和烧结的优化,可以实现更细的栅线宽度,在保持正面总遮光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正背面栅线根数,减小栅线间距,从而减少横向传输电阻损失,对高方阻发射极的提效尤为明显。目前,搭载了该项技术的"MoNo"系列电池片整体效率提升了0.2%。此外,超密细栅技术在降低光伏电池生产成本方面也展现出明显优势。由...

立项!捷泰科技"钙钛矿电池研发项目"入选安徽省科技攻坚计划

立项!捷泰科技"钙钛矿电池研发项目"入选安徽省科技攻坚计划

近日,捷泰科技承担的"高效全面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入选"安徽省科技攻坚计划",这是公司在光伏电池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该项目的立项不仅展示了捷泰科技在下一代技术研发中的深厚实力,也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迈向产业化应用注入了强劲动能。攻坚光伏前沿,抢占未来赛道在国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和实现降碳目标的背景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光伏技术代表,凭借...

全球最强的Perovskite量子点知识产权组合发售

J.S. Held旗下的Ocean TomoTransactions宣布,总部位于瑞士的技术公司Avantama AG出售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过氧化物量子点知识产权组合及相关技术知识和制造资产。 Avantama是高科技电子材料领域的领导者,其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和电子涂层领域。知识产权出售,保护用于钙钛矿光伏和SWIR传感器以及LCD、QD-OLED、QD-microLED和QD-EL显示器的关键材料。 Avantama在全球开发了220多项专利资产组合,涵盖创新技术,...

中国中煤3GW组串式逆变器集采: 中建材、阳光电源、特变电工入围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11月12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第一批1500V组串式逆变器(196kW及以上)框架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建材信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入围,投标单价0.0995~0.1190元/W。值得注意的是,招标公告要求投标人根据估采购量,报出组串式逆变器综合单价(元/W),以综合单价*预估采购容量(2GW),报出投标总价(万元)。...

华昱欣墨西哥展厅迎来大使到访,全球认可再攀新高!

近日,华昱欣墨西哥展厅迎来了中国驻墨西哥大使的莅临参观,这次访问不仅是对华昱欣品牌在全球市场影响力的认可,也标志着华昱欣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扩展的坚定步伐。大使一行参观了华昱欣的多项创新技术展示,深入了解了我们的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以及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作为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华昱欣始终秉持绿色低碳的使命,而大使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肯定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努力,并...

捷泰科技金属复合改善技术助力电池性能优化

为了进一步降低正面金属区域的复合,捷泰科技开发了金属复合改善技术(J-SE+)。在第一代J-SE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调节银铝浆料的侵蚀性,在保证接触的同时减少银铝尖刺尺寸,从而降低尖刺进入硅体的深度,降低了接触面的复合。捷泰科技通过该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池开压和转换效率,将金属区域复合降低至200fA/cm2以下,打造性能更优越的N型电池产品。

太阳电池的未来技术会是什么?

太阳电池的未来技术究竟会是什么?今天之所以想简单聊下这个话题,是因为按照目前光伏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3-4年内,无论是基于n型TOPCon,硅异质结(SHJ)或者BC技术的单结晶硅电池都会先后达到量产效率极限。笔者认为单结晶硅电池的量产效率极限应该在27.5-27.8%左右,且这三种技术的量产极限效率差异也不会太大(最高和最低的差距预期在0.6%以内)。我们先简单回顾下过去十年内发生的两次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