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在科技创新中展现光彩

□本报记者戴宏

中秋节期间,内蒙古银宏干细胞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晓刚依然十分繁忙。公司基地产业化项目已正式启动运营,与1998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被人们誉为“伟哥之父”的斐里德*穆拉德教授签订合作协议,将于2014年产业化生产其4种细胞制品小分子药物。

“这标志着公司成功实现与国际对接,也标志着公司建设的内蒙古干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化基地迈出整合国内外干细胞产业优势资源的第一步。”他自豪地说。

银宏公司是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追求科技创新的一个例证。随着资本投入的不断加大,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抵御市场风险、金融危机、提升市场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由以往的粗放型、低层次向科技型、外向型转变。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实施反倾销后,我国大批“两头在外”的光伏企业如多米诺骨牌般纷纷倒下,连尚德这样的巨头也成了被冻死的“寒鸦”。但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反而抓住机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占领市场。

为什么在“危机”、“严冬”的大背景下,山路集团反倒迎来了大发展大扩张的春天呢?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山路集团选对了发展路径,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闭合型绿色循环经济模式。

这条循环链的起点是煤炭生产中大量的废弃物——煤矸石的利用。煤矸石不仅在山路集团循环经济链中被转化为带动光伏材料生产的低成本的热电动力,而且燃烧发电后的副产品——粉煤灰和废渣也被一次又一次吃干榨净,一次又次转化增值。

山路集团董事长倪明镜说:“山路集团循环经济链条每一个环节的贯通和延伸,无不得益于高新技术的引进、不间断的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2009年以来,集团仅仅是科技创新一项投入就累计高达2.48亿元,掌握了冶金法提纯多晶硅工艺、粉煤灰综合利用等2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专利的核心技术“王牌”。一举打开了光伏产业链最大的“瓶颈”--多晶硅的提纯难关。而这项关键技术,既是光伏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也是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最高门槛。

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以草业及生态绿化实现上市的公司。科技创新在蒙草抗旱公司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董事长王召明介绍说,公司承担着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抗旱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本地区天然抗逆境植物抗旱、耐寒、抗盐碱和抗贫瘠的基因库建设项目,半干旱地区免灌溉绿地建设模式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级星火计划、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战略推进工程、自治区科技厅及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等多项科研计划。企业已拥有3项科技成果、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开发蒙草40余种,其中二色补血草、地榆已进入全国草品种认定的区域性试验阶段,一批具有“三节(节水、节能、节地)、三耐(耐旱、耐寒、耐盐碱)、两低(低碳、低成本)、一高(高存活率)”特点的蒙草草种已经走出实验室,走出内蒙古,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和商业价值。

银宏公司承担着国家级内蒙古干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化基地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重任。而内蒙古干细胞生命科技产业化基地同时是国家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中心及国家新药研制干细胞技术中心,未来将成为自治区高新技术和干细胞生物医药的“产业名片”。

呼和浩特市工商联主席李岳清表示,呼和浩特市把扶持实业型、成长型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来抓,设立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项目审批、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倾斜。这些,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好风凭借力,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呼和浩特市非公有制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科技创新,将引领呼和浩特市广大民营企业借势登高、再上层楼!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