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光伏圈内人士,笔者在欣闻彭帅复出并推出光伏业首款宝宝产品后,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决定一试身手以支持此光伏新模式创新之举。但经过一番折腾,笔者还是最终放弃了,原因是体验实在差强人意。
1.用户注册
用户注册流程竟然有BUG。在验证身份过程中,需要输入手机进行认证,这和一般网站本无分别,但绿能宝网站只支持火狐浏览器,用户如果是IE使用者就无法收取验证码。与客服沟通,答复是很多客户都遭遇过类似问题,希望客户下载网站支持浏览器使用。
2.支付流程
终于完成注册后,选择购买10块组件,一切顺利,开始付款。网站只支持网上银行与线下网点支付两种方式,由于年底网上银行案件频出,笔者选择了较为安全的网点转账模式。
接下来进入痛苦的支付流程,先到中国银行ATM机器转账,然而被告知无法实现由私向公汇款,无奈只有排队等待人工窗口,漫长等待后本来以为一切可以搞定了,但窗口查询很久后告知我他们系统查不到绿能宝注册的招商银行账号,建议我取现金后到招商银行窗口汇款。
没有办法,只有找网点较少的招行转账了,拿着借的朋友的招行卡终于找到一台招行ATM进行转账,本以为折腾半天总算可以结束,然而更为奇葩的事情发生了,当输入绿能宝公司账号,ATM提示账号错误,招行本该是16位账号,但绿能宝招行账户竟然只有14位!
彻底崩溃,这也太夸张了!后来联系客服告知应该是他们网站账号输入错误,尽快核实然后答复我,但等待一周后未见回音。
把个人体验写出来目的不是想批评绿能宝这款产品,只是希望其能成为一款真正跨界成为光伏的余额宝,但看来现实与理想确实还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人认为我只是小提大作,上述问题技术上很好解决,以后系统后台细致认真一些就好了。
其实不然,绿能宝是一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这种产品成功与否关键看两点:体验和新资金源源不断。但我们再看看绿能宝网站和产品介绍,发现很多地方还是没有走出光伏圈思维,这种思维的定势必然造成光伏圈外投资人的迷惑和犹豫,到头来还是光伏圈内循环,没有资金活水引入的产品不会真正创造价值。
绿能宝毫无疑问是2015年光伏圈开年最大亮点,这有点类似去年年初分布式的分光无限,不过年底时,我们对于分布式的业绩不甚满意,当然政策层面的原因是重要一点,但是我个人看来,我们这群以光伏制造业出身的光伏人,是不是还在用光伏制造业的思维来发展分布式,发展新的光伏产业。这符合现在的潮流与趋势吗?这个问题,我想需要我们所有人深思。
我们一直在喊能源互联网,在喊变革,但我们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吗?还是形式变了,内容依然是围绕卖掉组件,卖掉支架,卖掉电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