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解振华: 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成中美大国关系的一大亮点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8日在京表示,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大亮点,双方应加强多层面、多角度和深层次的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共同挑战做出贡献。

6月8日,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在北京落幕。在此次峰会上,中美共同发布了《中美气候领导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指出,中国和美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上有重要作用,中美城市和地方政府在加快向低碳和宜居社会过渡的长期过程中一直表现活跃。双方将在减少碳排放、提高气候适应能力、分享经验、加强双边合作等方面加强行动。

《宣言》决定,中美将在各自城市设定富有雄心的目标,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气候行动方案,在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框架下,加强双边伙伴关系与合作。

据悉,第三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将于2017年在美国波士顿举行。

签署了27项低碳发展合作协议

闭幕式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本届峰会围绕城市达峰和减排最佳实践、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构建气候韧性城市、碳排放权交易等17个议题展开讨论。中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在峰会期间签署了27项低碳发展合作协议。

峰会共有来自中美两国地方政府、企业界、行业专家等2000余人参加。峰会还举办了“低碳城市成就展”和“低碳技术与产品展”,展示中国在低碳城市建设和技术领域的突出成果。

解振华指出,参加此次中美气候峰会的省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广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增加森林碳汇,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北京市发改委与美国加州州长办公室签订了低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州将把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规划等技术和实践与北京共享。北京市环保局、首钢总公司等与加州环保局、美国宝尔菲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展开低碳产品或技术合作交流。

美国波士顿市长马丁*沃尔什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大连、成都加入全球城市气候领袖群(C40),今后中美两国的城市会有更多合作,分享更好的经验。

随着大连和成都正式宣布加入C40,全球C40成员城市数量达到85个,覆盖人口6.5亿。目前有9个中国城市成为C40成员,分别是北京、成都、大连、广州、香港、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

此外,“市长盟约”与“中国达峰先锋城市联盟”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成员计划通过常规的温室气体清单跟踪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建立城市或地区级气候行动方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气候适应能力。

市长盟约是一个全球性城市联盟组织,世界上超过500个城市的市长和市政府官员参与其中。该联盟成员城市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公开追踪进展,以及增强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中国达峰先锋城市联盟成立于2015年9月,目前共有23个成员。这些城市均公布了早于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的率先达峰目标,为中国落实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提供支持。

聚焦建筑、交通、能源资金为最大难题

建筑、交通和能源作为城市最主要的排放领域,其绿色化进程也成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在“低碳建筑:城市行动力与实践创新”的分论坛上,来自中美两国的城市领导及高级别代表、行业专家、NGO组织认为,发展低碳节能建筑是公认的成本最低也最高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之一。与建筑活动相关的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1/3以上。就中美两国而言,这一比例均接近50%。从建筑的规划、设计到施工建造、材料选择到日常运行,都存在着大量的减碳节能潜力。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动建筑领域深度减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制定《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城镇新建居住建筑100%为绿色建筑,达到当期最低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能效要求比2025年提升20%。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在《建筑能效提升路线图》的解读中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工作重心由目前的单体建筑节能的“浅绿”阶段,逐步跨越至关注区域整体绿色发展的“深绿”阶段。路线图从建筑用能到资源消耗围绕建筑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设定了具体的能效提升梯度与指标参数。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政策研究主任彭澎指出,支持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的发展是推动城市能源行业清洁化的最重要手段。还应鼓励城市探索从其他城市购买绿色电能的方式,扩大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实现低碳目标。

除了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美国能源部副部长伊丽莎白*舍伍德-兰德尔认为,使用创新技术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同样重要。而这些能源工程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所以她希望中美的地方政府、企业等加强合作,把新技术尽快推向市场。

一份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需要投资1.65万亿元人民币(约2540亿美元)用于支持新建绿色建筑以及对现有住房和商业建筑的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对城市铁路、公交、电动汽车、自行车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约需要4.4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849亿美元)。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目标,需要在2020年之前投资5000亿元人民币(约合770亿美元)用于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光伏。

保尔森基金会执行主任莫争春表示,中国城市建筑节能的投融资依然停留在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的传统模式。“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北方采暖地区约7亿平方米的住宅进行了节能改造。但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占到绝大部分节能改造项目投资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很少有社会资本参与到其中。

能源基金会(中国)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交通项目融资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投资和运营都严重依赖地方债,这导致城市面临相当高的信用风险。PPP等融资模式有助于丰富资金来源,确保更多资金投向低碳交通项目。

“资金是我们推进工业绿色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江苏省镇江市市长朱晓明表示,镇江正探索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你节能、我投资、效益共享”的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

美国波士顿市长马丁*沃尔什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资金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建立一个“联盟”,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都参与进来,共建绿色低碳城市。

最新相关
昱能科技延期两募投项目

昱能科技延期两募投项目

4月30日,昱能科技发布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根据公告,2024年,昱能科技IPO募资30.37亿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投项目情况如下: ...

中矿资源出售光伏项目公司股权

4月30日,中矿资源发布关于出售下属公司股权和债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中矿资源下属子公司在赞比亚投资设立了 Mumbwa Solar Power Station Company Limited(简称"蒙布瓦光伏公司"),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