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韩高义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山西大学为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在线发表,标题为: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 with suppressed defects by employing lead indicator—dithizone 。

在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时,快速的结晶过程和复杂的结晶条件会导致生成的钙钛矿薄膜中存在大量缺陷,从而影响PSC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制备缺陷较少或无缺陷的钙钛矿薄膜,对于提高PSC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添加剂中硫(S)、氧(O)或氮(N)等杂原子与Pb配位产生的中间络合物,调控钙钛矿的结晶动力学或者钝化缺陷而改善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质量,进而减少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提高PSC的综合性能是常用的策略之一,但添加剂与铅离子的详细作用模式仍有待阐明。

双硫腙(dithizone, DTZ)是一种典型的铅指示剂,其可与Pb配位并伴随着由绿到红的颜色变化。本工作利用双硫腙作为钙钛矿光活性层的添加剂,制备出缺陷减少的钙钛矿薄膜并用于高性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理论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制备过程中双硫腙与铅的配位模式,揭示了双硫腙添加剂减少钙钛矿薄膜缺陷的机制;系统地研究了双硫腙添加剂对载流子复合动力学、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硫腙中的氮原子与铅原子的配位延缓了钙钛矿的结晶速率,改善了薄膜的结晶质量进而减少了缺陷,这是器件具有优良的光电转换效率(20.36%)和稳定性的根本原因。本研究拓宽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添加剂的选择范围。研究成果受到审稿专家和编辑的高度评价(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referees the results reported in your communication are “highly important” or even “very important”. Less than 10% of our manuscripts receive such a positive review.)。

该校青年教师侯文静为第一作者,本工作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陈棋教授和泉州师范学院肖尧明教授的帮助,以及学校大型仪器中心在测试方面给予的支持。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和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青年基金项目、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研究团队、山西省百人计划和泉州“桐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支持。

最新相关

农村能源转型拓宽增收渠道

《中国农村能源政策与实践》报告发布、《农村能源发展报告2025》发布、不少省份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打造"净零碳排放"村庄……近来,关于农村能源的政策与举措不断推出,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农...

美国一储能电站起火爆炸!

外媒报道显示,当地时间8月10日凌晨4点33分,美国洛杉矶与加迪纳市边界的一个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火灾,造成爆炸。上午8点,危险品专家对现场的空气质量和水径流进行了监测。上午10点45分,144名消防...

又一屋顶光伏被台风掀翻

又一屋顶光伏被台风掀翻

近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多地屋顶光伏电站在大风天气下遭受严重破坏。大风对屋顶光伏的破坏可能导致内部隐裂、短路等潜在损害,同时光伏电站的电压高达千伏,局部破损可能产生漏电风险,危及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