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光伏产业下半年的投资机会?
1.2021年下半年硅料价格走势?
国际上的订单可能会出现一些价格波动(降价),但在国内,价格只是趋稳,预计2021下半年不会出现较大跌幅。目前散单价格高点在200-220元/公斤,长单在200元左右,这个价格估计会维持到2021年底。
2.2021年硅料价格有没有可能下探到180元左右?对应的全年光伏装机量的需求?
2021年降到180元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不会低于200。目前的组件价格约1.8元,是下游电站接受价格的临界点,若组件成本高于1.8元,会超过电站的承受能力。如果之后硅料价格持续不下探,下游电站的装机量可能会下调。目前预计国内装机量可达55GW。若假设组件价格下探到1.75元,全球装机量预计在160GW左右。
3.硅片环节目前有降价趋势,之后会不会出现价格战?
硅片价取决于硅料价格。目前,硅片行业的利润率很低,毛利率在6%-7%,净利率在3%-4%就不错了。如果2021年硅料价格没有明显变化,相应地,硅片行业也不会出现明显价格下降甚至价格战,而是同样处于趋稳状态。未来,硅片的价格也会与硅料的价格变化高度相关。如果出现价格战,时间点可能会在2022年下半年。
4.在2021年硅片产能明显过剩的背景下,如果本年内没有价格战出现,龙头公司(尤其是几家新进入者)的产能利用情况?
几家新进入者投资的硅片产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规模释放,受制于硅料的短缺和高价,预计2021年底之前满产的可能性不大,产能不会全部释放。
5.对2021年下半年组件的价格判断?
1.7-1.8元。
6.在2021年海运价格较高的背景下,海外需求、海外的组件成本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海外市场的需求会受到国内价格、海运费用、人民币汇率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21年的海外需求也会受到高价影响而下降。
7.在高价情况下,下游原本预期2021年完成的项目会延后吗?
可能会发生,如民营投资的电站。央企国企目前没有出现延后。
8.目前时点各环节的开工率和毛利率。
关于开工率,头部企业中,硅料100%开工,拉晶、硅片端也都在满产。下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产能太高。组件的行业平均开工率应该在60%左右,如果下游满产,现在的上游产能是不足的。拉晶端毛利率约10%到15%之间,硅片毛利率在6%左右。电池组件可能只能保本,1.8元的售价中利润可能只有5-6分钱。
总体来看,硅料价格2021年下半年预计稳定在200元左右,下探空间不大。产业链的其他环节盈利压力较大。
但是对于一体化的企业(不包含硅料环节)而言,全产业链利润率还是较高的,组件的单瓦利润从平均水平看约9分-1角钱。
9.不同尺寸产品的盈利能力和下游接受度。
现在市场基本都是166、182、210三种规格。166在逐步淘汰,未来182和210是主流。目前(2021年)182占据主流,166仍能占据约30%的市场,186能占据约50%, 210占据约20%。210目前市占率较低,主要在于下游的接受度不够。接受210意味着组件设备的调整,这需要很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现有设备可以接纳182,所以182的接受度较高。从全年维度,210出货量不会超过182,即便在某一时段暂时超过,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
Q&A
1.听说一些龙头公司在硅料价格高于180时就会停止采购,请问是否属实?
不属实,现在估计没有公司的硅料价格低于180。
2.目前对硅料的订单是否存在观望情况?
依然每周一签,采购量按月确定,分摊到四周,每周定一次价。
3.高景的产能情况?
规划产能很大,设备订购很多,但是初期投产量较小,之后会逐渐加码。可能到2021年年底或2022年上半年才会充分发挥产能。
4.硅片价格战会不会打到亏损?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行业内一般不会做亏损生意,可能的情况是投标价低于后续上涨的成本价而导致亏损。
5.怎么看几家硅片企业的成本差异?
隆基的成本肯定最低,因为有地域优势(电费、土地、补贴等)。生产技术方面几家企业差异较小。
6.国内外装机量预测?
下游电站的最高接受价格是1.8元,如果组件价格调整到1.7元,下游电站还是会正常开展建设的。如果为了等价格下降而延期,估计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行业的价格周期比较长。目前来看,国内的装机量预期能达到55GW,全球装机量原规划量约170GW,目前预期能达到160GW。
7.为什么电池和组件厂商在利润率已经很低的情况下还要下调价格?
硅料的价格是趋稳缓跌趋势,但是不会大跌。相应地,电池和组件的价格稍有下调也是正常的。下游电站的接受程度也是电池和组件企业下调价格的因素。
8.最近政府出台了鼓励分布式光伏的政策,请问分布式光伏对行业需求的拉动大吗?
相对于集中电站而言,分布式光伏对装机量的需求占比很小。目前来看,除非国家出台更有力地支持政策,分布式光伏对组件总需求量的拉动不会很显著。
9.HJT和Topcon技术哪个会先来,大致的时间节点?
目前来看,HJT应该会快一些,Topcon可能会延后。目前已经小批量试做,大批量推广可能在两年之内。两到三年之内,Perc、HJT、Topcon三种电池可能会形成三足鼎立的状态。
10.龙头电池商或硅片商对上述电池的推广力度似乎不大,五年之内HZT和topcom相对于pert来说都没有经济上的竞争力。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可能是这两种新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难度。目前HJT和Topcon等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研发的技术储备过程。如果用现在的技术水平直接投入大批量生产,其经济优势可能确实还比不上Perc电池。
11.组件各类辅材(如玻璃、EVA等)的备货周期?
一般会储备一个星期的库存量。目前的辅材供应情况不紧张,不会准备太多库存。
12.2021年下半年EVA的价格判断?
EVA的价格不会上涨太高。因为塑料等相关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EVA的价格受影响而相应上涨。供需情况不是EVA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
13.如果下半年的硅料价格不明显下降,类似隆基的企业利润率压力是不是会比较大?2022年硅料价格下降后,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分配情况会是怎样的?
隆基的利润率一直较高,是行业的领先水平。目前硅料价格已经稳定趋降,隆基的毛利率应该会稳定并有上升空间。行业内的拉晶端的利润率会比较高,其次硅片、电池,最后是组件。组件端是最被动的,同时受到上游供应和下游电站的制约,利润率会比较低。在拉晶、硅片、电池、组件四个环节中,拉晶端可能会占据30%的利润。
14.2021年6月底,行业各环节的库存情况?
硅料基本没有库存,头部企业可能只有三四天的库存;硅片企业也基本没有库存,下游的需求量比较大;拉晶端、电池端库存也很少,约三四天的库存量;组件有一定库存,根据各厂商的情况不同可能会有15-20天的库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