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隆基绿能公示5月单晶硅片价格,全线下降,降幅超30%,引发行业很大关注。
根据分析,此次隆基硅片价格1.94元/片,一部分是来自于硅料的降幅,一部分是硅片环节的让利。
组件开标最低价已低于1.5元/W
上游制造环节的价格波动也逐步延伸到下游。近期,大唐、国家能源集团的组件开标最低价,已低于1.5元/W。随着本轮硅片价格的进一步下调,预期6月组件价格将快速进入1.5元/W以下。
5月29日,国家能源集团湖南电力有限公司2023年光伏组件设备采购开标。项目共采购916MW的210mm双面双玻p型组件,分两个标段,两个标段的最低开标价均低于1.5元/W。
在此之前(5月19日),该项目的开标结果来看,p型共有32家企业参与投标,报价范围为1.47~1.655元/W,均价1.56元/W;n型共有27家企业参与投标,报价范围为1.54~1.7元/W,均价1.642元/W。
对于价格的后续走势,硅业分会分析表示,预计后续价格走势将根据硅料新产能投产节奏、硅片实际减产幅度、终端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波动调整。
据行业知情人士分析,目前行业硅料环节已现高库存现象,随着后续更多的产能释放,将使硅料长期保持供过于的状态,硅料价格预期跌到80元/kg附近。
而在硅料价格的推动下,硅片价格进一步下行,电池片、组件的价格也将进一步向下调整。预计6月,市场上可以买到1.5元/W的价格。
产能过剩隐忧,行业或面临新一轮洗牌
在近日举行的SNEC大会暨展览会上,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了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李振国当时表示,当前碳中和的共识已经形成,能源转型变成一个确定要发生的事情,从终极形态来看,光伏行业的市场规模仍然会非常大。但阶段性出现过剩的局面,可能随时会发生。发生得越晚,可能下一轮过剩的程度就会越强。
“至于最先受伤害的,可能是整体上没有做充足准备的(企业),如财务方面相对偏脆弱、技术方面并不处于领先位置等。那么,这类企业是不是能够在这一轮洗牌过程中生存下来,这个是存疑的。”李振国说道。
而对于这些风险和隐患,隆基已进行了准备。李振国表示,资金方面,隆基的现金账面目前有充分资金,最近我们在资本市场做一个GDR的发行,希望能够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另一方面,早些年隆基依靠的是科技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要构建‘科技制造+科技服务’的双轮驱动。而在为客户服务这个环节,隆基未来三年会有约十倍的人力资源投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