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报道,JT-60SA是一个由日本和欧盟共同合作建造运行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位于茨城县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JAEA)内。
ITER计划欧洲执行机构――欧洲聚变能组织(F4E)和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所(QST)合作开发了JT-60SA。F4E项目主管Sam Davis表示,JT-60SA的成功点火“向世界证明了该装置实现了基本功能”。QST JT-60SA项目负责人Hiroshi Shirai表示,JT-60SA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更持久的运行,以满足有意义的物理实验所需。
据悉,到2050年,日本希望建造一座示范发电厂――DEMO,它将成为JT-60SA和ITER未来商业化运行的垫脚石。
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聚变具备多项优势,包括原料资源丰富、释放能量大、放射危害小、安全性高等。
原料方面,核聚变主要燃料氘跟氧结合成重水存在于海水之中,地球上有海水1021千克,含氘3×10^16千克,简单来说即使考虑到能源消耗水平逐年增加,地球上的氘也能够使用几百亿年;
能量方面,“燃烧”一千克氘相当于四千克铀,相当于七千吨汽油或一万吨煤;且氘、氚等聚变反应中产生的氦,是没有放射性的;聚变是自限过程,基于链式反应的裂变型事故或核熔毁不可能发生,因此安全性很高。
近年来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方面也取得多次科研进展。就在今年8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另一方面,多个核聚变装置获批开工建设,目前总开工规模已突破百亿。
天风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可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国防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巨大的商业价值以及战略价值已驱动可控核聚变在技术、产业、资本等方面全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