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高端说』: 抛出"直击灵魂五问 " 解锁中国光伏发展之困!

进入“双碳”大时代后,光伏迎来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周期。尽管当前的技术路线竞争激烈,但谁能成为下一代的主流光伏技术仍是未知数。

作为当下光伏行业中三条重要的技术路线,TOPCon、HJT、BC各自具有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光伏技术路线的发展走势备受瞩目。

12月18日,第十六届无锡国际新能源展览会之第二届n型光伏电池组件技术交流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作为特别策划的环节,【目前欧洲产品的价格非常不理想,预计未来比国内还要有压力。把中国好产品竞争成白菜价,这并不是正确选择。怎样将落后产能出清、提升新质产能,更好地接近消费市场,才是最终解决方案。故此,技术提升、出海或者扩大市场开发应该是未来走向。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萧圣义

在邹驰骋眼中,出海的道路也不好走。他提到,当大家都在做PERC的时候,TOPCon在国内卖不动,销往海外是为了追求高溢价市场。而现在不一样,出海是为了找出路。然而,海外市场增长并没有像预期这么大,包括目前在欧洲和美国的大量库存如何去消纳都是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现在出去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如何与当地合作。行业内有标杆企业做得很好,他们很早预测到了属地化股比配置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未来本地化会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走出去肯定要在到属地找到一个合适的综合制造成本有竞争力的地方,能够去设置自己的工厂;另一方面,在整个企业股权设计上面,是不是要以中资企业控股方式来做?还是更愿意和当地合作方,甚至愿意把大股东转给人家,实现共赢?这对于想要出海的企业而言,都是可以参考的模式。

如何看待光伏技术路线发展现状和趋势?

张福龙提到,尽管光伏技术发展迅速,但技术路线依然面临不少现实问题。

N型光伏组件进入0.6元时代了,钙钛矿可以更低吗?据我了解,钙钛矿基本都是按照组件1元来编制可行性报告的。那些钙钛矿的投资商如何看待光伏行业?钙钛矿叠层效率高,但是极其不稳定。如果叠层,成本相当于钙钛矿+晶硅,而钙钛矿镀膜晶硅的稳定性目前没有得到印证。所以,钙钛到底是配方的问题,还是工艺的问题,业内现在也没定论。

HJT也是晶硅上镀膜,晶硅的效率虽然稳定,但镀膜层效率却不稳定。由于工序更复杂,成本比晶硅高不少。

此外,TOPCom也存在热斑、转换效率有瓶颈等问题。

而BC在价格、量产、应用规模上都还不具备比较优势。

那么,该如何看待光伏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呢?

对此,宋登元认为,目前尽管行业处于非常卷的时代,特别是价格卷。但他认为,就光伏技术发展史而言,特别是从我国光伏技术发展的历程来看,目前处于最好的时代,为什么这么说?无论是PERC、还是TOPCon,或是HJT和BC,大家都在沿着自己认准的技术方向去做。而这样做,对于行业发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技术间的相互发展,因为技术都是相通的。

目前光伏产业各种技术百花齐放,相互借鉴,形成了光伏技术在全球领先,这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目前是最好的时代,方向都是非常好。争论技术好坏,争论主流、非主流没有太大意义,意义是怎样通过技术能够使它的度电成本下降,来支撑国家能源转型,这才是核心目的。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宋登元

彭德香表示,企业通过这轮内卷要冷静沉下来,想想怎么做才是最好选择,不然光伏行业每次损失都是很大,这次可能有很多企业比较难,把所有的盈利和资本都投进去了,最好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都接近70%,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沈文忠指出,就目前技术而言,效率很难提升需要引起关注。举例而言,叠层电池产业化效力未来肯定要超过30%,才有一定的竞争力和晶硅相比。成本可以适度的在早期高0.1元、0.2元,市场能够接受。如果不考虑成本,钙钛矿一窝蜂进入会有很高风险,这个故事未来很难讲下去。

如何面对产业居高不下的压力?

张福龙认为,光伏从2025年开始可能进入4.0时代。至于4.0时代怎么解读,最根本一条是由原有产业一体化、专业化走向生态化,走向产业生态链、全球一体化的路线。

当今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包括电价影响非常大,可再生能源现有的一些商业模式可以说也发生了很大裂变。同时,央国企在项目审计当中的力度日益加强,可再生能源投资快速地在下降。这些现象对产业发展非常不利。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五年如果光伏全球需求平均每年只有300GW,现在的产能是1000GW,怎么平衡?企业如何应对这个压力?哪些类型的企业可能在未来五年当中不会存在?

对此,邹驰骋表示,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压力,本身我们自己在国内产能不是很大,一开始讲怎么样走出去,走出去是一条必然要走的路,走出去也意味着存量产能怎么去消化的问题。经常讲船小好调头,从自己做战略调整角度来讲,虽然还有生存空间,难度相对来讲也不是特别大。但是,我觉得现在面临的外部压力依然比较大,包括整体环境和全球市场。但我们还是要积极去看待这个问题。不过,在很多时候真正的竞争对手不一定是坐在会场的人,而是在外面对我们虎视眈眈的人。到那时在资本动力下,可能会有一轮新洗牌。

中来股份副总裁邹驰骋

在萧圣义看来,大家不用对于这个市场太悲观。因为从长期的发展来讲,太阳能发电肯定是未来趋势,它并不会因为短暂的市场变化而对长期发展有影响。它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小波折。我们经过四个周期,但是每一个周期下来又很快恢复,每一次大萧条完就有一个大发展。当然,这次的萧条可能时间比较长,比较剧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事情,可以把行业净化,甚至向着更好的规律去行走。

以技术换市场是否可行?

张福龙在针对欧盟要求中国企业转让技术时提到,中国目前向海外出口的大多数是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比例还不到20%。然而,有业内人士曾预测,到204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会占到40%。由此来看,空间还比较大。

那么,以技术来换市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宋登元表示,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生产技术是全球领先的,随着产能走出去,技术也会走出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先进技术会用到国际市场上,肯定要符合当地的政策需求或者市场趋势。对不同的市场还是需要不同的分析,欧盟市场有这种需求,其他的市场是不是也有这种需求?不同的市场要分别来对待。

对此,邹驰骋也表示认同,他强调,在技术服务贸易中有一个前提,就是技术一定要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彭德香指出,我国强调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和现有的价格理念会有大的差异。如何体现性能价格比,如何在高质量发展当中实现技术领先,是企业要思考的内容。

沈文忠则列举了一个案例:做旅游鞋的品牌企业,这些公司并不生产鞋子,但消费者都喜欢买其品牌的鞋子。所以,中国的企业能否实现只出售品牌,输出技术,让其他人去制造的场景?如果中国若干企业能走到这么一个局面,到那时,中国的光伏产业将更上一层楼。

在萧圣义看来,服务性输出一定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只是走欧美前几年走过的路而已,中国现在也足够强盛,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应该局限于低端生产,应该是以专利,以服务或者以技术作为输出的大国。这是势必要走的路线,也是以后必然的趋势。

临近本场『高端说』尾声,张福龙总结说,大家说的很好,很有价值。然而,很多具象的问题仍要去躬身解决,若脑海里有一张蓝图还总是让人安心的多!

光伏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已经走在企稳并且有触底反弹的迹象,可以说已进入“四起”。中国的光伏即将进入4.0时代,即生态体系。生态链上层的业务应该是头部企业的选择,下层的业务向外转移,而不再是单一的一体化产业体系,这就要求光伏要充分的与能源、社会、全球融合。做全球化的企业,而不是国际化。那么,光伏究竟要融合的是什么?是要把你的产品、服务、责任融入到大能源产业中去,融入社会责任中去。确保能源平衡,能源安全,能源责任。形成普遍、共享的能源体系,构建光伏在能源、能源在社会中的生态体系。这是当下光伏人、能源人要迫切具备的理念,创新理念。

逻辑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该大于电力需求量的3-4倍,才能解决波动性间歇性问题。所以,光伏还有很大的空间,大有作为。

现在,每家企业都在努力让自己活下来,也总有一些人在努力让行业活下来。致敬每一位努力的人!

来源:光伏头条

最新相关

云南: 支持"高速+光伏"!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当地时间4月28日,柬埔寨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在西哈努克举办奠基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西哈努克省省长蒙西纳、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