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龙头企业密集减产自救,超三成玻璃产能已"休眠"

光伏企业的减产自救仍在继续。

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601865.SH)8月4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工信部反内卷号召,减少光伏玻璃产能供给。

8月5日,福莱特董秘办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具体减产幅度取决于公司整体情况,目前暂未完全确定。

SMM光伏玻璃分析师郑天鸿提供的数据显示,包括福莱特此次减产在内,目前行业总冷修产能占国内光伏玻璃总产能的32.18%,加上堵口产能,预计目前总运行产能已不足8.7万吨/天,供应端减产速度较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全行业承压,通过减产以减亏已成为现实。随着近期部委发声,“有形的手”具体规范行业的形式初现雏形,提高能耗等环节门槛或将成为手段之一。

多家企业官宣停窑减产,7月降产产能超7000吨/天

A+H上市的福莱特是光伏玻璃环节的头部企业,全球市占率约30%。自去年下半年起,受价格持续走低影响,福莱特整体毛利率下滑明显,在行业供需失衡影响下,为了优化产能结构,福莱特此前已将公司部分窑炉进行冷修。

今年6月末,曾有市场消息称光伏玻璃头部企业计划进行新一轮减产,预计减产规模达到30%。光伏玻璃企业亚玛顿(002623.SZ)在接受采访时确认减产消息属实。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近期,部分中小规模企业也陆续宣布减产。其中,海南发展(002163.SZ)7月29日公告称,从事光伏玻璃生产的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海控三鑫”)于近期对550吨窑炉及5条深加工生产线进行停窑减产。去年9月,公司已对另一座650吨窑炉进行停窑冷修。

海南发展表示,受光伏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光伏玻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海控三鑫近两年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且短时间内难以扭亏,因此进行停窑减产以降低运营成本。

窑炉冷修是指熔窑停火冷却后进行大修的过程。前述福莱特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生产光伏玻璃的窑炉开火后基本处于持续运营状态,产能调控不是特别灵活,窑炉冷修后如重新启动也需要经历产能爬坡,整体耗时大致在9至12个月。

SMM光伏玻璃分析师郑天鸿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包括福莱特此次减产在内,7月以来光伏玻璃冷修设计产能达到6750吨/天,实际降产产能超过7000吨/天,目前行业总冷修产能占国内光伏玻璃总产能的32.18%,加上堵口产能,预计目前总运行产能已不足8.7万吨/天,供应端减产速度较快,后续仍有部分光伏玻璃冷修规划。此前,工信部会议上提出,为进一步改善国内光伏玻璃市场价格,提倡头部企业进一步减产,后续整体运行产能预计仍将下降。

不过,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相较其他环节,光伏玻璃的供需失衡并非特别严重,例如,福莱特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依然达到91.47%。

内卷压垮业绩,提高能耗门槛或成去产能方向

“举步维艰”——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7月末举办的2025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如此形容光伏行业的上半年情况。

受光伏玻璃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凯盛新能、福莱特、南玻A等光伏玻璃相关企业的业绩坐上过山车。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凯盛新能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5亿元到-4.62亿元。南玻A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816万-8687万元,同比下降88.15%-92.07%。

福莱特同样经历业绩滑坡,预计集团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亿元到2.8亿元,同比减少81.32%到84.66%。对于净利润预期减少,公司称,主要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及内卷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致使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

持续亏损之下的减产减亏已成为事实。据王勃华介绍,光伏行业上半年制造端产量增速大幅下降,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部分辅材环节同样自发减产停产。福莱蒽特(605566.SH)7月25日公告称,拟对生产膜材料的控股子公司福莱蒽特(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嘉兴新材料”)实行停产歇业,称作出这一决定系因光伏行业目前的竞争环境及嘉兴新材料本身销售不畅、持续亏损。

目前,光伏行业最受关注的去产能环节集中于上游硅料,市场消息称头部企业计划成立基金收购过剩硅料产能,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在今年6月的行业活动上曾确认收购方案的存在。

虽然减产消息频繁,但落地影响暂时有限。硅业分会7月30日发布的多晶硅周评显示,硅料价格涨幅收窄,主要是以目前的多晶硅市场价格,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开始规模性成交,硅料需求尚未实质性回暖,同时硅片价格也仅维持在成本线上下,因此,需求和下游价格都不足以支撑硅料价格继续以较高的涨幅上行。

随着近期部委发声,“有形的手”具体规范行业的形式初现雏形,提高能耗等环节门槛或将成为手段之一。

8月1日,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共涉及41家企业。

国元证券研报称,此次节能监察与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出清。首先,通过节能监察对能耗不达标产能实施强制性退出。单位电耗超过60kWh/kg的落后产能,或将面临直接关停风险;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案严格执行“不低于成本销售”规定,将迫使高成本产能退出市场,从根本上优化行业供给结构。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在前述行业协会研讨会上透露,为推动落后产能出清,目前业内正在推进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拟将1级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从≤7.5 kgce/kg调整为≤5 kgce/kg,2级和3级也拟相应下调。

最新相关

博威合金: 董事兼副总裁郑小丰辞职

8月2日,博威合金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兼副总裁郑小丰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郑小丰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公告显示,上述辞职报告自...

2GW!宁夏一光伏项目开工

2GW!宁夏一光伏项目开工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马家滩镇,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EPC工程(十标段)开工仪式顺利举行。图片来源: 中国安能一局该项目场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马家滩镇及白...

国家能源集团成立新公司

记者获悉,企查查显示,7月31日,封开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7920万元,法定代表人钱世庆。注册地位于广东肇庆封开县。该公司经营范围为: 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股权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