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从源头减少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近日,党寨镇以“全域覆盖、源头治理、多元利用”为原则,通过机械化作业打包打捆、青贮存储资源化利用、镇村干部全方位监管,让秸秆从“生态包袱”变为“增收宝贝”,为乡村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台打捆机每天能处理40多亩地的秸秆,相比人工清理,效率提升了8倍不止。“以前收完玉米,秸秆处理得忙活好几天,现在收割、打捆一步到位,省心又高效,像我们这种家里没有养殖的,秸秆给人家做青贮饲料,每亩地130元,不操心还多了一份收入”,陈家墩村二社农户如是说道。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填入青贮窖,经过压实、密封等工序,新鲜的秸秆将变身优质饲料,不仅解决了牛羊冬季饲料短缺问题,还加强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使秸秆发挥最大价值,带动循环生态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3万余亩的秸秆清理工作,有效缩短了秸秆在田间的滞留时间,从源头上减少了焚烧风险与环境影响。

下一步,党寨镇将继续优化秸秆清理与利用模式,完善收储运体系,推动秸秆产业与生态农业深度融合,让秸秆清理工作成为守护乡村生态、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