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国网荆州供电创新"绿电模式"节能减排

国网湖北电力荆州智慧物流园被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授予最高等级的“三星零碳仓库”“三星绿色仓库”“五星星级仓库”“金牌仓库”“标准化仓库”等荣誉称号;湖北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荆州二医”)2025年获评荆州市公共机构能源托管示范单位,其经验被纳入《湖北省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实施指南(2025版)》。

“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国网湖北荆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荆州供电’)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绿色转型、创新‘绿电模式’节能减排的生动实践。”10月18日,国网湖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荆州分公司(以下简称“综能荆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电园区的“荆州模式”

国网湖北电力荆州智慧物流园于2023年6月启动建设,2024年底投入运营,是湖北省电网物资仓储、检测、配送及区域性周转的核心枢纽。“园区从顶层设计到建设投运,将综合能源管理的绿色理念贯穿全过程,确立了全方位、高标准打造绿色数智现代化物流园的目标。”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园区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各阶段深度融入绿色理念。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座绿色数智物流园占地面积8.36万平方米,建有3座各8300平方米的仓库,共安装光伏板6480块,年均发电量可达350万千瓦时。通过屋顶光伏板安装,搭配充电、储能设施,园区打造出“光伏自主发电、用能自给自足、源网荷储平衡、余电就近上网”的绿色用能模式。

截至10月18日,园区3.79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全绿电工厂)已运行240天,累计发电量277.05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9.71吨,产生电费收入约115.28万元,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建成绿色零碳园区,高标准设计绿色微电系统:除屋顶光伏外,仓库结构采用自然通风百叶窗与玻璃墙面,白天可实现全自然采光;地面大面积绿化搭配透水铺装,降低热岛效应;电器设备均选用一级能效产品,从细节处践行绿色理念。

园区光伏发电通过2条10千伏线路并网,经6台63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为园区40台空调、403盏太阳能智慧路灯、充电桩及综合楼、仓库设备供电,日均供电约650千瓦时——既保障园区自用绿色电力稳定,余电还可向外部输出。

微电网数据显示:园区通过“光伏+储能+可调负荷”模式,每日可实现480千瓦的削峰填谷能力,助力主网供需平衡;260千瓦时储能系统可保障仓库吊装设备独立运行;微电网智能管控系统优化供应链指挥中心等关键设备能耗,使仓库能效水平提升18%。经测算,园区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039.7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37.2吨。

“按园区年发电量计算,等效可供1500户家庭用电一年,等效种植树木40.43万棵,等效减少汽车行驶里程753.1万公里。”项目负责人以直观数据展现绿电效益。

综能荆州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全绿电工厂不仅为物流园提供稳定绿色电力、降低传统电网依赖,还引入湖北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3060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微电网智能调度实现“光伏—储能—充电桩—本地负荷”协同运行,解决传统仓储“高能耗、重污染”问题,达成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目标。2025年6月27日,园区获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多项最高等级认证,成为行业绿色标杆。

国网湖北电力相关负责人及荆州市政府领导考察后认为,该园“绿电模式”为地方政府、社会企业及行业探索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低碳”范本。

能源托管的“荆州样板”

走进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站式绿色智慧用能服务中心大厅,电子大屏上用能数据实时跳动——各科室、重要医用设备的用电量精准呈现,为医院优化用能提供详实数据分析支撑。

荆州二医综合能源管理项目由综能荆州分公司与医院联合开发建设,一站式绿色智慧用能服务中心于2025年7月1日正式投用,是湖北省首家实现综合能源托管的三级医院。2025年,荆州二医获评荆州市公共机构能源托管示范单位,其经验被纳入《湖北省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实施指南(2025版)》,成为可推广的“荆州样板”。

2025年8月27日,湖北省政府机关事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王三木、省机关事务局节能处四级调研员田耘稷一行到荆州二医检查指导能源托管项目,认为该项目“技术先进、数智化程度高,对医院打造低碳医院、平安医院、智能医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综能荆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1月,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与荆州二医正式启动能源托管服务,成为湖北省公共机构节能改革的“先行者”。

所谓能源托管服务,即大型企事业单位将用能系统委托给专业能源管理单位运营:通过先进技术与高效管理,对低效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引入智能管理平台,帮助被托管单位节能降耗减排,推动用能绿色化、数智化,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用能效益最大化。

面对医院能源系统复杂、业务需求多样的特点,综能荆州分公司深入调研、精心规划:跨省考察6家同类医院,量身定制“气电联供+智慧管控”方案;开展技术攻坚,实现门诊大楼能源系统无缝切换;建立月度能效分析机制,累计提出28项改进建议,持续优化服务方案。

据介绍,荆州二医能源托管实施“硬件升级+数字管理”双轮驱动,分两步推进:第一步,投入资金更换低效空调机组与燃煤锅炉,改造水泵变频系统、分体空调智能控制模块及感应式水龙头,从硬件端降低能耗;第二步,搭建一站式绿色智慧用能服务中心,在全院布设135个用电监测点、3个用水监测点、1个用气监测点,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将数据上传至省综能3060数智平台,建成全院级能源物联网系统,实现用能数据100%在线监测,达成“可视化、可控化、可优化”管理目标。

项目共完成3大核心系统改造,可实时测算、分析每台设备用电量。改造后,设备能效提升35%,预计托管期间可节约电量1898.45万千瓦时(节约率10%),年减碳量相当于2333.2吨标准煤,万元收入能耗下降12%。

在一站式绿色智慧用能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全院用电情况,远程关闭闲置办公室空调;大屏数据显示,经改造托管后,医院综合能耗已下降10%。

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专业机构投资+医院节能获益”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项目成功破解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资金短缺、技术不足”瓶颈,为荆州乃至长江经济带公共机构绿色转型提供了“设备升级标准化、管理流程数字化、节能目标绩效化”的“三化模式”,可在机关、医院、学校等场景复制推广。

“项目顺利投运,不仅为医院提供了专业能源服务,更带来了绿色发展新理念。”荆州二医后勤科科长郭庆表示,该项目满足了医院用能管理数字化转型需求,为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智慧医院建设注入动能,形成“绿色用能政策落地、能源管理创新、区域标杆引领”的三重示范价值。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