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创维光伏: 勇敢者的冲锋

黄宏生,似乎从不知疲倦。

今年8月初,他在抖音发布了一段纪实视频,记录自己“连续工作72小时、两天飞越四城”的状态,引来网友一片惊叹。

对他而言,70岁,依然是敢拼敢闯的黄金年龄。

他同样不遗余力地推广创维的健康汽车理念,并将自己精力充沛的状态,归功于每天中午在创维新能源车中小憩的习惯。

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有些因果倒置。事实上,我所接触过的企业家中,几乎没有人睡眠质量不佳。

残酷却现实地说:身体不够强韧的人,往往难以承受创业之重。

这位出行常选经济舱的企业家,曾历经数次沉浮,多次在绝境中重生。翻阅他的创业史,不难发现,黄宏生与创维往往能精准把握市场战略方向,却在战术执行上过于彻底,以致在黑天鹅事件中屡陷困境,而后又总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实现逆转。

在光伏行业中,创维是最善于抓细节、也最能放下身段去调研终端用户真实需求的巨头——并将这些洞察转化为切实的解决方案,于无声处,酝酿惊雷。

若要用一个意象定义创维,那应是一名豪迈的剑客:不断奔跑、持续冲阵,带着满身伤痕,仍能精准一剑,劈开天门。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黄宏生开始更加注重组织的韧性。不去各地工厂巡视时,他便专注于招揽人才,几乎每天都有面试安排。

“精力充沛”,是黄宏生的个人特质,也是创维这家公司最鲜明的风格。

五年光伏之路,创维年营业额从1亿元跃升至近300亿元,成为分布式光伏领域最大的黑马。外界或许会担忧其负债率,或判断其在市场震荡后将面临硬着陆——但这些似乎都未能阻挡创维前进的步伐。

在136号文发布、市场普遍陷入迷茫之际,创维推出了生态级平台“羲寰”,并成立新公司“能亮科技”。这家拥有37年家电制造经验、五年光伏积累的企业,再次发起新一轮冲锋。

它依然敏捷如初创公司。

过去,创维通过调研发现,光伏正在真切地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居民的用能习惯随光伏普及悄然转变。如今,“能亮站”将目标锁定在月用电量超过500度的群体。

自2013年8月30日中国出台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至今已十二年。终于有一家企业,选择直面光伏的“消费时代”。

激活新市场

上半年调研,6月筹划,7月能量科技成立,8月18日,创维“能亮站”正式亮相,主打阳台光伏解决方案,注册资金和当年创维刚开始进军光伏时一样,侧面体现了创维集团对能亮科技的定位和期待:再次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利器。

“我们对解决方案的定位只有四个字:自发自用。”能量科技负责人黄永涛表示。这一策略建立在对用户用电行为的深度理解之上:高电价、高用电量的用户对电费更为敏感,也更具备投资光伏的意愿与能力。

创维进一步细分客户画像,将目标锁定在80、90后群体——他们不仅消费能力强,对新能源与绿色生活也抱有更高接受度。“月用电量超过400度的家庭,实际用电成本可达0.7-0.9元/度,这为阳台光伏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发布会当天,不少创维光伏的经销商当场表态,将继续跟随创维,拓展“能亮站”业务——过去几年,他们因创维而获利,如今也对新业务充满信心。

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发展十二年,自2017年起装机量稳居全球第一,却始终缺乏真正的“消费者”。大多数项目仍围绕一个核心:投资回报。

即便是最分散的农村屋顶光伏,在2019年后也逐渐演变为金融产品,依赖第三方资金、平台企业规模化开发。客观来看,这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也正因发展过于“蓬勃”,136号文件应运而生。其核心在于:未来新能源投资须更多与消费直接挂钩,分布式环节去掉中间资源方,集中式电站甚至绕过电力企业与电网,直接面向终端用户。

近期,各地最热的两大议题——“零碳园区”与“地方能源平台”,正是通过碳排推动企业使用绿电,以平台整合新能源与能耗资源。

中国光伏真正的消费时代正在开启,而大多数从业者,尚未察觉。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商业逻辑。从工程时代走向消费时代,我们该做对什么?

“任何人做甲方久了,都难免变得傲慢。”黄永涛对光伏行业的批评直言不讳。他认为,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工程思维”,缺乏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洞察,过度依赖政策与规模,忽视产品创新与体验。

“中国工商业光伏为何发展艰难?我总结,就是为业主考虑得不够。”他补充道,“行业习惯了路径依赖。”

种草:从产品到产品力

很少有人真正关心终端消费者要什么——而这件事,创维已琢磨了37年。

“从决定做阳台光伏起,我们就在设计包装箱。”黄永涛以这个被全行业忽视的细节举例。从最初的纸箱色到如今的白色,内部模块不断优化,只为提升用户的开箱与使用体验。

在结构设计上,创维注重与建筑的一体融合,推出遮阳款、壁挂款等多种形态,适配不同安装场景。

“刀刃向内,不只是裁员或提效降本,更是要摆脱路径依赖,杀出一条新路。”黄永涛说,光伏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家电行业早已经历。“如果电视、家电成本不降下来,电力普及无从谈起;但如果只降成本,白色家电企业早已全军覆没。”

他指出,工程制造与面向用户的制造存在本质差异。“很少有人关心组件、逆变器是否美观,这也是不尊重用户体验的表现。”

作为创维的“子弟兵”,黄永涛在家电领域深耕多年,身上带有鲜明的创维风格:极致贴近用户,迅速推出适应市场的解决方案。在摸清政策方向后,他向上呈报拓展消费级业务的方案,并迅速获得响应。

光伏产品视为“家用电器”,强调产品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实现从“卖电”到“卖产品”“卖服务”的转型——这对传统光伏企业是挑战,对创维而言,却是回归优势战场。据公开资料,创维家电业务在全球已激活4亿用户。

“光伏不应只是电力的生产者,更应成为用户生活的赋能者。”

为增强用户信任与市场教育,创维计划在全国建立100家OTO体验店、2800家县级体验店,通过线下展示、试用体验与绿电科普,实现“种草”效应,弥补线上营销信任不足的短板。

与此同时,创维也在逐步转向DTC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渠道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传统户用光伏依赖多级代理,每一层都要分润,导致终端价格偏高。创维通过DTC实现从工厂直达用户,将原有渠道商转为区域合作伙伴,并采用保证金制度,由总部统一供货、激活后结算,避免库存与跌价风险。

真实需求与精准切入

与黄永涛交谈是件愉快的事。他清楚如何将手中的牌——即解决方案——打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在“自发自用”模式下,居民安装光伏不再只为盈利,更多是为了省钱与提升生活品质。因此,创维在推广中创新提出“关爱营销”概念,特别是在农村市场,通过为父母安装光伏,传递子女的关爱,也解决老年人舍不得用电的问题。

为降低使用门槛,创维推出储能租赁服务:用户可租用2.5度电的移动储能设备,用于露营、户外直播或家庭应急用电。这种“以租代售”模式,既降低初次投入,也通过体验培养用户习惯,逐步引导购买。

“储能不是卖的,一定是先租的,租着租着就卖了。”

此外,创维还与建材企业、房地产公司、设计师团队合作,推动光伏与建筑、家居环境的深度融合,实现从“功能产品”到“生活产品”的转变。

未来,创维计划进一步推进产品的集成化与模块化,将光伏板、储能电池、逆变器、防逆流装置等整合为一体,实现“一块板即一套系统”的终极目标。2024年底即将发布的新品,将实现高度集成,几乎看不到外露设备。

“我们会把阳台光伏全部集成化,除了组件,看不到任何其它东西。”黄永涛说。

这条路虽难,却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途。

很多人关注创维,看它的发展、辉煌,也看它在产业震荡中的表现。但笔者以为,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在每一次变革来临之际所展现的进取与勇气。它不断“奔跑”,也不断“拓展维度”式地创新。正如创始人黄宏生所言:“正视苦难,方能穿越苦难。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难,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英雄。”

一言蔽之:筚路维艰,以启山林。

最新相关

4000亿光伏巨头,业绩又超预期!

2021年以来,整个光伏行业唯有一家企业历经波折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到现在还在不断创造新的传奇。这家公司就是安徽大佬曹仁贤掌舵的阳光电源,最近三个月,其股价涨幅超过160%,目前市值超过40...

山东新能源行业正经历关键转型

2025年的新能源行业,一度被一层"未知"的焦虑包裹。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136号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被推入"全量入市、市场定价"的新阶段。年中,各省(区、市)推动新能源上...

这一研发提速,储能版图将重塑?

目前,全球量子电池研究仍处于实验室理论探索与原型验证阶段,但已有多个研究团队取得一定研发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将给储能技术领域带来颠覆。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到公用事业规模储能系统,电池...

能源转型激发储能需求 欧洲大储加速增长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断供,导致欧洲出现能源危机,发展新能源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成为欧洲核心诉求。根据REPowerEU目标,2030年欧洲新能源发电比例目标为42.5%,预计将带动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