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将近一年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基本尘埃落定,全球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达成和解。
8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委会今天批准贸易委员德古赫特上周末宣布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友好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接受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二是对于那些参与这个方案的中国企业免征临时反倾销税。
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是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欧盟委员会先后于2012年9月6日和11月8日,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以及其他光伏组件正式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对欧盟出口光伏产品达1665亿元人民币,占中欧贸易总额的7%左右。因此欧洲对我国光伏的双反案件,成为中欧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摩擦、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影响到中国上千家企业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
“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指挥并参与的首场国际贸易纠纷解决,取得重大胜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对本报分析,纠纷的和解对中欧双方而言意义重大,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反映出李克强总理成熟的外交手段和策略。
中欧各退一步
欧盟委员会6月4日宣布,欧盟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欧中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在中欧双方的多轮谈判之后,欧委会7月27日宣布,中欧已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对此,商务部和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表示欢迎。
两天之后,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数量众多的中国光伏企业同意为出口至欧盟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限价,这些企业对欧出口额占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70%,这些企业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而没有参加协议的企业则需要向欧盟缴纳47.6%的反倾销税。
德古赫特还指出,欧盟还为中国光伏企业对欧出口设定了一个年限额,对于超出这一限额的出口将同样征收47.6%的反倾销税,该“价格承诺”的有效期将持续至2015年底。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欧盟8月2日的声明与德古赫特的口径完全一致。但无论是商务部还是欧盟委员会,并未公布承诺的具体内容,如价格、配额等信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个最低价格限价不能对外公布,我们会根据出口最低限价以及配额,调整我们的市场战略。”英利绿色能源公司总裁特别助理、法务总监樊振华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光伏行业业内人士普遍推测,出口价格最低限度约为每瓦0.55-0.57欧元(合人民币约4.5元左右),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将限于欧盟市场总需求的50%-60%左右。”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对本报透露。
同时,根据德新社的消息,欧盟将于近期公布其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结果报告,但欧盟方面不会再就反补贴案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