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利科技,002309)日前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利腾晖”)与中国太阳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原名为招商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太阳能电力”)于2013年8月2日签署了《西部300MW地面光伏电站附条件收购协议》。
太阳能电力为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孙公司,其母公司为金保利新能源有限公司(“金保利新能源”,00686.HK)。这也是继去年招商新能源收购公司120MW电站之后,又与公司签署2013年收购300MW备忘录,这充分表明了公司在电站业务领域与下游客户的密切合作获得认可,并且确保了公司2013年电站业务的顺利出售。目前国内从事电站业务的光伏企业多达上百家,而真正具备下游客户资源且能顺利交割的,十分稀少。很多积极投身电站项目建设的企业,最终无奈成为了“房东”,投入大量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现金流急剧紧张,运营能力下滑。公司电站业务积极锁定下游客户,再投资电站建设,有的放矢,避免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同时取得不错收益,这是业内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国内电站建设量预计今年将达到8GW,比2012年增长78%左右,在欧美“双反”的影响下,欧美市场电池片组件销售因价格承诺和最高销售量限制,特别是前者急剧削弱了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公司集中力量专注于国内电站业务新模式,无疑对于保障公司业绩带来积极意义。
中利科技未来5年内在嘉峪关建设GW级光伏产业基地,一期投资100MW光伏电站已经完成且并网,今年二期100MW将完工,且三期100MW在抓紧实施中。这是公司在西北地区打造的国内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其规模化包括共用控制系统、运维费用等,效应带来了综合成本的下降。我们预计将会成为整个光伏地面电站建设的新标杆,为嘉峪关1GW光伏电站基地项目打造了完美的开端。
公司在光伏电站建设中,与其他进入光伏电站领域企业不同,始终紧抓BT和BOT模式,积极探索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路径方法,且拥有优质下游客户资源,如招商新能源等客户,保障了公司电站BT/BOT项目的顺利出售交割,减少公司财务成本压力。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未来除欧洲市场外,积极开拓日本电站市场。公司已经与日本两企业签署协议,合作开发其国内电站业务。未来总开发规模达到约800MW,预计今年日本国内电站开发量将达到几十兆瓦,为打开日本市场奠定基础。这为公司积极持续地开拓欧美以外的海外光伏电站市场迈出了坚实一步。
我们保守预计中利科技2013-2014年EPS为0.56元和0.81元,对应PE为23倍和16倍,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