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哪些光伏制造商将真正推动n型在业内的应用?

PV Tech Research的Finlay Colville揭示了哪些制造商正在推动光伏行业向n型的过渡,解释了这些公司在未来两年的所作所为会塑造这一行业的原因。

上周,笔者参加了两场PV Tech网络研讨会,探讨了光伏行业如何为下一次重大技术转型——从p型向n型的转变做好准备。在网络研讨会上,笔者重点讨论了这一过渡阶段是如何展开的,哪些公司在推动整体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介绍了转型会如何发生:哪些公司应被视为变革的推动者;在n型成为主流技术产品之前,还需要多长时间?

下文讨论的图表和数据来自即将发布的《光伏制造与技术季报》。这些主题也将构成2022年4月25-26日在柏林举行的、下一次PV CellTech大会的基础。

宏观状况;自上而下,直至2030年

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的PV Tech研究团队一直在忙于预测至2030年的不同技术路线图方案。每一种方案都假设n型技术在这个十年末会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主流。唯一的问题是:这需要多久;从p型向n型的过渡会如何展开?

下面是我们最激进的技术变革预期,随着行业的进展,这或许是最有可能实现的过渡周期。

上述图表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先假设整体市场规模/产量,然后再考虑每种光伏技术的份额,如图例所示。就光伏技术而言,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预测12-18个月之后的情况。即使是电池产能的当下市场领导者也不知道它们的产能份额在几年后会是什么样。

自上而下的预测相对简单,但自下而上就难多了。因为无论何时,你对所有产能情况的了解程度都要>97%。此外,你需要对前20名电池生产商中的每一家在未来12个月要做什么有相当敏锐的直觉(即使它们不这样做)。

然而,审视技术路线(p型向n型)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更为常用的“技术应用生命周期”模型。笔者将在下文描述。

从创新者到落后者:哪些光伏生产商将推动n型反转

技术变革(新创新)的生命周期通常始于一小群创新者,他们为“早期采用者”铺平了道路。随着产能水平的提升,一群关键的影响者就会接手,他们被称为“早期的大多数”。随后是“晚期的大多数”(“早期的大多数”的追随者),最终才是最后一个群体——“落后者”。

现在让我们想一想这个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对光伏行业产能和技术的了解,尤其是哪些公司属于这些类别,因为这个模型只与从p型向n型大规模生产的转型有关。最后,鉴于上文所示的2030年光伏技术预期,让我们分周期或分阶段进行考虑。

在上周的网络研讨会上,笔者正是这样做的,下面的图形是演讲中首次展示的。

让我们来谈谈每个阶段的情况,如上图所示。

直至2018年,n型产能都是由一小群创新者组成的:三洋、SunPower、英利绿能和LG电子。(松下收购了三洋,此前,三洋已经完成了与n型相关的、所有的初始创新)。这些公司向市场提供小众的n型产品,主要集中在屋顶领域,通常是户用或小型商用产品。

2018-2019年,n型产品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中来股份、Hevel、REC Group和林洋光伏等公司建设了新厂。除了林洋外,其他公司目前都还保持着强大的n型扩张雄心。这是我们的“早期采用者”类。

在中国内部推动n型产品的进程中,存在两个关键部分,因此笔者决定将“早期的大多数”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三家公司——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和隆基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当今光伏行业中最重要的技术领导者。

在过去的12-18个月里,笔者已在PV Tech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光伏行业追随着这些公司。重要的是,如果这三家公司不参与其中,那么就不太可能实现重大技术变革。原因有很多,笔者就不再详述了。为了继续推进n型的采用周期,现在只需要假设这是正确的。

从2020年到2022年底,这三家公司会启动一连串事件,在数年内保证n型的主导地位。

现在,我们有了“早期的大多数”中的另外“一半”——电池生产商通威和爱旭,它们是全球最大的两家公司。这些公司“服务”于全球组件制造领域。由于它们的存在,许多不得不自己生产电池的组件供应商不再需要担心电池问题:它们要么从通威、要么从爱旭采购。大多数组件公司只从这些公司购买电池。通威和爱旭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它们不设定新的边界条件,也不把新技术强加给客户。但是,当晶科、晶澳和隆基开始在2022年的全球组件竞争中占据上风时,通威和爱旭就不得不把n型电池做大做强。到目前为止,n型电池都是由研发或营销驱动的。

在上面的图表中,这一阶段涵盖2022年至2024年,笔者将其称为“关键迁移阶段”。在上图中,2024年是P型主导地位的最后一年。从2025年起,n型会开始主导光伏产业。

上述生命周期的最后两个阶段包括“后期的大多数”(中国其他地区、东南亚其他地区),然后是“落后者”(整个印度以及全球其它地区,取决于那里当时建设了多少电池产能)。

至2023年底,如果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隆基公司、通威和爱旭都能顺利实现n型主导(纯粹从电池生产的角度来看),那么转型之争就会告一段落,不会再有争议。唯一的问题是p型电池被淘汰的速度有多快。

但是,哪种n型技术将会胜出?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在PV Tech做所有这些分析时,都没有考虑PERT/TOPCon或异质结产能份额。事实证明,相对于n型技术的基础发展而言,这是次要的。n型产品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在推动人们离开p型。显而易见,有些公司制定了TOPCon产能水平的重大目标,几乎可以确定的是,TOPCon是笔者上文所说的、五家关键公司青睐的技术。但是,未来几年,异质结产能水平也会实现强劲的年同比增长,而且比中国的TOPCon更为全球化。

从p型到n型的转变会有助于PERT/TOPCon及异质结生产商,甚至可能为IBC注入一些新动力。

还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看法,但没有人有水晶球。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关注领先指标。对于n型而言,这必须是当前控制电池技术的公司,有五家这样的公司。2022年,所有的注意力都应该放在这些公司身上。

希望至今年年底,我们能够看到事情是否开始像文中讨论的这样发展。

PV CellTech将于2022年4月25-26日在柏林举行;聆听他人声音

以上所有的分析和讨论都来自PV-Tech的《光伏制造和技术季报》。最新报告于本周发布,请点击此处获取更多报告订阅消息。

2022年4月25-26日,我们会来到PV CellTech大会现场,这是自疫情以来的第一次现场大会。4月25-26日在柏林举行的整场大会都会围绕本文主题进行。PV CellTech是今年必须参加的光伏技术制造大会。点击此处了解更多此次会议内容和参会方式。笔者上周在PV-Tech发表的文章中提供了更多信息。

https://celltech.solarenergyevents.com/

PV-Tech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最新相关

抢装潮后需求趋弱 多晶硅继续走低

五一节后,多晶硅延续节前弱势,价格进一步下探。430抢装潮逐渐退坡,组件市场加速降温,光伏产业各环节开始降价,下游买涨不买跌,余料相对充裕,对多晶硅的采购订单交付期延后,弱需求压制价格走势...

2025年3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3.6%

5月6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5年3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