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到2015年将太阳能发电装机量增至四倍,达到35GW,试图缓解国内太阳能电池板产业的巨大过剩。
此前,管理该国配电的中国国家电网宣布了这一目标,但是现在获得该国内阁以及最高管理机构--国务院的官方支持。
国务院承认光伏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并重申了数个广泛的支持措施,包括促进小型太阳能发电设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补贴效率,提供廉价土地,依靠“市场力量”来鼓励并购。
国务院表示:“中国光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当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减缓,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同时,中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市场过度依赖外需等突出问题,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中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从2013年到2015年中国每年将增加10GW太阳能发电装机。
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太阳能发电装机的增长将不仅利于尚德电力和赛维LDK等中国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还将帮助到疲于应付廉价中国出口产品涌入的全球制造商。欧洲和美国已经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征收反倾销关税。
但是分析师却对此表示怀疑,因为缺乏太阳能补贴资金以及缺少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
业内分析师表示:“中国能够把装机量提高至21GW,但是要想达到35GW将非常困难。”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产能,约为45GW,而今年全球需求预计为35GW。到2012年底,中国国内已安装太阳能发电装机量仅为8GW。
该行业已经遭受产能过剩、政府补贴下降以及贸易纠纷的沉重打击。由于过去几年电池板价格下降了2/3,制造商一直在亏损,还要面对高企的债务。
美国去年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反倾销税。占据全球一半需求量的欧盟也已经征收关税,并且在下月或许提高至惩罚性水平。
中国国务院还敦促银行继续贷款给大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并表示将努力改善定价和补贴机制,以提高太阳能发电的生产和消费,但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由于担心间歇性电源会破坏其网络,中国占主导地位的配电商国家电网一直不情愿购买风能和太阳能所产电力。
此外,由于缺乏综合高压和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在将可再生能源电力从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输送到人口密集的南部和东部地区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