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继续支持碳减排!
截至2022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金融正成为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2021年10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出席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
截至2022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金融正成为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2021年10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出席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
光伏企业的业绩预告,透漏了这些信号截至1月29日,共有35家光伏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29家预盈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高达90%-115%,硅料、硅片、组件、逆变器四大环节的头部企业依然是最大赢家。此外,爱旭股份、钧达股份两大电池片龙头凭借先进产能优势,大幅扭亏为盈。广西: 全面推进光伏大规模开发 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据Economedia.ro19日报道,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2021年可再生能源占欧盟能源最终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1.8%,比2020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为有记录以来首次下降。欧盟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登记的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耗总量所占份额为32%,目前的水平还远远低于这个目标。因此,各国必须加紧努力,以实现欧盟设定的目标,尤其是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提议将这一目标提高到40%,而REPowerEU计划又在2022年将其提高到45%...
2022年,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59.4GW,其中,新型储能持续高速增长,累计装机规模达12.7GW。铁铬液流电池作为新型储能技术中不容忽视的新势力,初步踏上了产业化道路,相关企业产能布局陆续加速。1.765亿!振华股份拟投建储能项目1月16日,振华股份(603067)发布《振华股份2023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表示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6.407亿元(含6.407亿元),且发行完成...
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22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较上月增加12.1GWh。磷酸铁锂电池在短期内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超越三元电池达到55.6%。从外形上看,方形电池在国内市场地位依然稳固,2022年方形电池占据93.2%的市场份额。软包、圆柱形电池的市场呼声逐渐提高,但在销量份额上仍未见起色。在动力电池的核心部分电芯企业的配套情况方面,宁德时代2022年全年装机量...
努力构建负极、偏光片双主业发展格局的杉杉股份竞争优势正逐步显现。ICC鑫椤资讯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杉杉负极2022年出货量突破20万吨,同比增幅100%,市场份额达16%,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蝉联榜首。在偏光片业务方面,Yano Research统计显示,公司旗下杉金光电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9%,预计2023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2%,持续位列全球第一。首先,受锂电池需求大幅增长等影响,主打锂电负极材料的杉杉股份"新"动力...
1月30日晚间,亿华通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000万元到77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9063.12万元到14063.12万元,同比增加14.40%到22.34%。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三年连续增长,且增长幅度持续提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2022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全国累计上牌4715辆燃料电池汽车,远超2021年全年的1879辆。根据上险数据统计,202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1月30日发布了2022年我国基础锂盐产量数据。2022年,我国锂行业仍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碳酸锂产量39.50万吨(产能约60万吨),同比增幅约为32.5%。氢氧化锂产量24.64万吨(产能约3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29.5%。氯化锂产量2.22万吨(产能约3.5万吨),同比下降约27.2%。(注: 为避免重复,基础锂盐产量只统计以矿石、盐湖及回收为原料生产的产品产量,基础锂盐产品之间相互转化的产量未统计在...
近年,随着新能源装机需求的增长及双碳目标提出,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多个东部沿海省份由于土地稀缺,均加快布局海上光伏建设,陆续出台支持海上光伏发展的相关政策。除了分布式、大基地、海上正成为光伏应用的重要场景和争夺重点。
过去一年,我国光伏产业链显示出了较强的赚钱效应。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TOPCon、HJT、XBC等效率潜力更大的新型电池新技术纷纷涌现。新技术在光伏企业盈利和竞争中的亮眼表现显示,电池技术上领军行业的光伏企业将掌握未来光伏产业大蛋糕的分割主动权。过去一年,我国光伏产业链显示出了较强的赚钱效应。近年来,加快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中国光伏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愈加凸显。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TOP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