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再遇李振国!

十月金秋,李振国再次来到云南。这是隆基股份与"彩云之南"缘分的延续。早在2015年12月30日,李振国首次入滇考察。转眼近六年,隆基已在云南打造保山、丽江、楚雄、曲靖四大生产制造基地,累计投资超200亿元。作为全球最大光伏企业的创始人与掌舵者,李振国愈发忙碌。此次来云南前两天,李振国还带着隆基供...

谁在隆基股份上赚了100亿?

1986年,兰州大学给老校长江隆基树了一尊雕像。江隆基的名气虽然没有马寅初、蒋南翔、吴玉章等人的高,但他属于建国后最杰出的那一批教育家: 江隆基学生时代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27年入党,后受杨虎城资助赴德留学,1936年回国,并以西安绥靖公署上校秘书身份参加了西安事变。他后于1938年奔赴延安,位至延...

独走管式PECVD、RPD工艺路线,捷佳伟创要偏离人群了吗?

今天我们聊聊捷佳伟创。首先是公司的基本情况,捷佳伟创TOPCon和HJT路线都做,双线布局。不过,在HJT的TCO透明导电膜沉积环节,钧石和迈为用的都是PVD,但公司用的是RPD。捷佳伟创认为,对提高转换效率来说,RPD是必经之路。如果将来钙钛矿需要用透明导电膜,RPD会是一个必然选择,因为PVD是很难承担该种工艺...

“人造太阳”EAST: 向人类能源终极梦想迈进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5月28日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地球万物生长所依赖的光和热,源于太阳核聚变反应后释放的能量。而支撑这种聚变反应的燃料氘,在地球上的储量极其丰富,足够...

实验室里,科学家利用太阳能生产无限清洁能源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核反应(称为核聚变),为太阳和其他恒星提供动力,这听起来很复杂。核聚变有潜力创造大量不含碳的清洁能源。因此,尽管目前还没有科学家能够从聚变中创造可用能源,但一些公司正在进行这项研究。科学家们为实现该目标而制造的装置称为反应堆,这个反应堆非常重,耗资数千万美元,是几十年科...

“大国重器”系列:HJT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光伏电池片是将降本追求到极致的行业,技术进步是其永恒的追求,而技术的快速迭代也构成了光伏电池设备的核心驱动力。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随着传统PERC技术的降本增效面临瓶颈,市场对新技术的追求将更加迫切,其中异质结(HJT)基于其种种优势获得了诸多厂家的青睐,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本篇报告重...

TOPCon,他是这么做的

3月23日,由江苏省生产力促进协会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中来光电“高效N型TOPCon双面光伏电池”科技成果暨新产品鉴定会议在泰州天德湖酒店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上,中来光电技术研发负责人陈嘉博士对近期中来光电在新一代N型TOPCon双面电池关键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向鉴定委员会专家进...

未来光伏技术路径演进及投资逻辑

中国光伏产业链历经20余年发展,已实现各环节完全自主可控,实现质的飞跃。中国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已达到67.3%、90%、77%、72%,实现中国光伏制造业、光伏发电量装机量及中国光伏发电量等三项世界第一。光伏本质上是材料学,通过材料的突破可以迅速提升光电转换效率,从...

金刚石线锯切割技术与硅基太阳能电池流程

前言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近 90 %采用的是硅片太阳能电池。金刚石线锯切割技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晶体硅片的切割生产,与现行主流的碳化硅磨料砂浆线切割技术相比,它具有切割速率高、环境负荷小、硅片表面机械损伤小、硅锯屑少且易回收、硅片的弯曲度和总...

专访捷佳伟创董事长余仲:高效HJT时代已至,新产线效率将突破25%

2020年12月15日,爱康科技宣布位于浙江爱康光电长兴基地的第一片异质结电池成功试样生产成功,效率高达24.59%,引起了业内的强烈关注。索比光伏网联系了爱康科技异质结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捷佳伟创董事长余仲,请其就异质结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作出解析。捷佳伟创2003年,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

管式PECVD镀膜色差怎么产生的?

摘要: 采用管式PECVD的方法对硅片进行氮化硅镀膜,通过分析PECVD镀膜原理,探索了硅片表面均一性、卡点的导电导热性、反应温度的均匀性以及电场均匀性对氮化硅膜色差的影响。结论表明,硅片表面微观结构差异较大会造成比表面积明显差异,从而使氮化硅薄膜厚度产生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颜色。当导电导热性...

管式PECVD 镀膜均匀性改善

摘要: 为改善多晶硅片在管式PECVD 设备中的镀膜均匀性,主要从镀膜工艺参数的设定、硅片制绒面反射率及石墨舟状态这3 个方面进行了镀膜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保证良率的前提下,当外层压力为1700 mTorr、内层氮硅比为4.487、射频功率为7600 W 时,调节直接链接变量(DLV) 优化石墨舟各区温度且定期清...

晶科、晶澳、天合、中来等2020年PERC、IBC和TOPCon技术最新进展

2020年10月15日,中来对外宣布其最新研发结果出炉,基于新一代隧穿氧化层和无绕镀原位掺杂非晶硅沉积的钝化接触技术制造的J-TOPCon 2.0电池,其量产平均效率可以实现24%以上,良率达到97%以上。中来(新一代J-TOPCon 2.0技术基于无绕度、原位掺杂等技术,电池平均效率高达24.1%)N型TOPCon的极限效率可达28....

技术前沿:海外研究机构开发高性能太阳电池

沙特阿拉伯(KAUST)的一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明了一种在硅片上沉积氧化硅以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工艺。团队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室内采用了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以实现他们的目标。硅是一种半导体元素,也是90%以上现有太阳能电池的首选材料。在改变硅的一些杂质后,太阳的能量就会产生电流。博士生Areej A...

光伏设备行业深度报告:HJT产业化发展潜力探析

本篇报告认为设备是解决 HJT 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两大产业化难题的关键点之一,结合 HJT 电池的制造特点,通过梳理主流厂商 PECVD 和 PVD 设备的工艺技术路线、设计理念和发展现状,探究了 HJT 设备产业化的发展潜力, 认为通过多角度挖潜,PECVD 和 PVD 设备降本提效仍具挖潜空间,看好国产设备厂商与下游...

PERC效率明显改善,低频PECVD沉积工艺如何优化?

提升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关键。钝化发射极及背接触(Passivation Emitter and Rear Contact,PERC) 太阳电池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高效太阳电池之一,其产能逐年扩大。该电池是在传统太阳电池的基础上增加了背表面钝化结构,抑制了载流子背表面复合。...

N型TOPCon极限效率可达28.7%!中来已具备2.4GW的N型TOPCon电池和组件产能

2020年11月04日,中来股份助理总经理陈嘉博士主持CSPV分论坛,并以本场主题"24%+效率 N 型TOPCon 技术发展及量产化应用"展开话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来股份在N 型TOPCon 技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陈嘉博士介绍到: "N型TOPCon的极限效率可达28.7%,比PERC, HIT技术更接近晶硅极限水平,非常具有发展潜力,这...

TopCon、HIT之争,谁能笑到最后 ?

10月15日,中来股份对外宣布其最新研发成果,基于新一代隧穿氧化层和无绕镀原位掺杂非晶硅沉积的钝化接触技术制造的J-TOPCon 2.0电池,其量产平均效率可以实现24%以上,良率达到95%以上。此次新技术发布,再次引发TopCon、HIT的未来路线之争。光伏行业是技术驱动型产业,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会带来了成...

剖析中来J-TOPCon2.0技术,隧穿氧化层和掺杂非晶硅沉积是关键突破!

10月15日,中来对外宣布其最新研发结果出炉,基于新一代隧穿氧化层和无绕镀原位掺杂非晶硅沉积的钝化接触技术制造的J-TOPCon 2.0电池,其量产平均效率可以实现24%以上,良率达到97%以上。中来股份董事长林建伟对J-TOPCon 2.0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非常有信心,他表示: “这次TOPCon技术的进步是我们多年梦...

深度报告|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升级百花齐放光伏设备需求景气延续

技术迭代叠加竞争性扩产,光伏设备需求景气周期有望延长。硅片环节: 单晶渗透率加速提升,硅片向大尺寸迭代,未来三年硅片设备市场 空间超 300 亿元。硅片环节产能结构性过剩,高效大尺寸硅片产能有限,龙头公司或加速扩产构 筑规模壁垒以提升自身在大尺寸硅片领域的话语权,同时新建产能成本大幅优 于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