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主要系统集成商名录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基于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能量存储系统。在储能时,利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存储于储气罐中;在释能时,高压空气从储气室释放,进入燃烧室利用燃料燃烧加热升温后,驱动透平发电。中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已建成并网的示范项目有7个,累计装机规模182.5MW,占比约...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基于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能量存储系统。在储能时,利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存储于储气罐中;在释能时,高压空气从储气室释放,进入燃烧室利用燃料燃烧加热升温后,驱动透平发电。中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已建成并网的示范项目有7个,累计装机规模182.5MW,占比约...
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全国各地的风光发电利用率数据,西部风光富集区1-5月持续走低,尤其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20亿千瓦,同比增长58%。其中,风电、光伏合计装机达15.3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飞速增长,新能源...
6月18日,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出席大会并演讲,他表示,2030年我们新能源就会爆发了。我们估计再过五年,我们就会迎来中国新能源革命的爆发期。那个时候电富裕就可以制氢,所以从新能源前景看,2015到2025,这是车用燃料的动力系统,作为...
4月18日,由西北院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大型风电基地流场模拟与选址优化合作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西安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首席专家谢宏文,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朱蓉,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总工程师杜广平,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
4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室叶继春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制备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的新技术,在1.09平方厘米器件上实现了23.8%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刷新该类型电池的世界纪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能源》上。▲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
14日,中国科学院能源化工技术与企业需求对接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及其相关能源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新疆能源化工领域相关企业代表齐聚,共同研讨能源领域前沿科学理论技术,为新疆能源化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新疆不仅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富集,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也位于全国前列。...
随着新能源装机不断跃升,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备受关注。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专家表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储能技术,未来需要研发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的储能电池,推动热储能、氢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进步,探索新型储能技...
3月25日,由许昌市科技局主办,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光伏产业专场成果发布会"在许昌科技大市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围绕光伏产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方向,以许昌市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旨在引进优质科技资源,全力促进许昌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许...
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3月20日,国务院原副秘书长陈进玉一行莅临浙江大学并参加浙大温州研究院建设发展座谈交流会。陈进玉一行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参观浙江大学校史馆与科技馆,听取学校总体情况介绍。座谈会上,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表示,浙江大学坚持“以服务求发展、用贡献求辉煌”,深...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行业周期,唯有以自主创新能力和中国原创技术为根基,以全球产业形象为责任,才能让中国光伏产业持续引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2月27日,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由阿特斯和隆基绿能联合主办的中国光储原创技术论坛上,强调了自主创新与中国...
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召开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解读《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和通报《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会议上,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古妩表示要继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行业用海管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陈亮表...
重磅发布在2025年2月21日召开的"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2025年会暨第七届光伏设备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论坛"上,备受国内外瞩目的《2024年中国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白皮书》(以下简称"2024白皮书")在我专委会主任沈辉、我专委会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主任宋登元、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
这两天,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传来好消息,他们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具备了产业化条件。这款电池,厚度只有0.8微米,相当于传统太阳能电池的二十分之一,可以应用在深空领域的航天飞行器等狭小表面。为了探索出最稳定的材料构成,南开大学组建化学材料合成制备、物理光电、数字建模等交叉学科团队...
1月7日,国家能源局公告2025年第1号发布。为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加快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家能源局组织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及评定。其中,氢能相关项目有6个,分别为: 装备名称: 5MW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一体...
装机容量上去了,消费比例却没跟上可再生能源电力如何"用得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 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82.7%,继续保持电力新增装机的主力...
12月31日,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纪凡受聘担任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复旦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金海燕,长三角太阳...
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12月7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发展新型能源。积极争取辖内能源总部企业新项目落户、新业务布局,支持企业探索发展新型储能领域。鼓励和规范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及独立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项目示范应用和规模化推广。加快推动冰蓄...
12月12日,由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岩洞氢储能系统开工仪式在大冶顺利举行。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臧中海,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纯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陆凯阳,总工程师陈卫忠...
当地时间12月11日上午,"农光、牧光、渔光一体技术研讨会"在沙特利雅得COP16会场蓝区"中国馆"举办。研讨会由国际能源网承办,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联合主办。本次研讨会参会人员有三北工程研究院卢琦院...
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缔约方大会第16届会议(COP16)光伏边会"光伏赋能土地与人民--从贫乏到繁荣 水、粮食和生态系统修复的综合解决方案"在沙特利雅得UNCCD COP16场馆举行。本次边会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