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锌黄锡矿太阳能电池借助新的硒化方法达到12.01%的效率

中国科学院(CAS)采用一种新的硒化方法制备锌黄锡矿(Kesterite)太阳能电池,由此提高了电荷传输和功率转换效率。中国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NPVM)已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认证。锌黄锡矿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新兴全无机薄膜光伏技术,基于不依赖关键原材料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由中国科学院(CAS)领导的研究人...

吉林氢能产业发展增添“新引擎”

记者近日走进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见到了一台含金量十足的"铁皮柜"。科研人员介绍,这台电解水制氢设备可以将风电"吃得干干净净"。11月15日,吉林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以下简称"氢能院")揭牌仪式在长春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氢能院以"强氢技术、育氢产业"为使命,聚焦国际氢能产业发展趋势...

26.1%钙钛矿太阳电池诞生!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固体所)、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旭、田兴友团队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Nam-Gyu Park、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戴松元合作,首次发现阳离子分布不均匀是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主要原因...

思维观点碰撞 《光伏回收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圆桌对话

11月15日,由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承办的光伏无废供应链和回收循环利用产业大会在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期间成功举办,参会人数近200人,来自光伏回收企业及研究机构的近10名专家参与本次大会分享。在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的主持下,来自上...

26.25%!钙钛矿电池效率再破世界纪录

01效率近日,经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中科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简称"中科院光伏检测中心")认证,上海乐天钙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天钙钛光电")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6.25%的权威第三方认证效率。此前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是由...

钙钛矿技术有新突破 “卖铲人”率先尝红利 多厂商批量出货

本月以来,我国学界及产业界在钙钛矿电池领域继续突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团队在提升性能与稳定性等方面有了新进展,隆基绿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明阳智能(601615.SH)等厂商也在转换效率方面取得新突破。记者从相关企业人士获悉,目前布局领先的钙钛矿厂商已经完成中试线的调试...

【独家】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11.3

1、33.9%!隆基勇夺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11月3日,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新认证报告显示,由中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这也是目前全球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据悉,此前该电池效...

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团队在新型太阳电池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王命泰研究员团队在新型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并联平板异质结( PPHJ)太阳电池策略,并创造 Sb2S3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 8.32%)。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相关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当前,太阳电池大规模...

科思创携手光伏产业链合作伙伴,共筑行业可持续未来

第六届进博会期间,科思创携手合作伙伴,启动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平台。左起: 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居仁,浙江德毅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卢文晓,科思创定制化聚氨酯事业部全球负责人Christine Bryant,科思创涂料与胶粘剂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高阿南,中来新材总经理程旭东,常州聚...

我国团队破解钙钛矿电池寿命基因难题,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11 月 2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官方消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潘旭研究员和田兴友研究员团队与韩国成均馆大学 Nam-Gyu Park 教授、华北电力大学戴松元教授合作,成功在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团队首...

全球首台(套)200Nm³/h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通过专家鉴定

10月16日,全球首台(套)200Nm³/h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项目验收、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出席会议,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作为本次验收、鉴定专家组组长。该项目由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体负责,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研制,...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新结构有机光伏材料方面获进展

新结构分子的设计合成是推动有机电子学发展的驱动力。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共轭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具有合成不可控和批次差异性大等缺点,因而材料和器件重复性欠佳,是商业化进程中的瓶颈。共轭小分子结构明确,解决了合成可控性和批次差异性问题。然而,电荷输运强烈依赖结晶性,最佳活性层形貌难...

国内首个生物质电厂原始烟气微藻固碳示范工程项目落地应用

近日,广东能源集团重点科研项目“微藻减排生物质电厂烟气CO2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下简称“微藻固碳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是广东能源集团首个落地的CCUS示范项目。该项目已被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3)...

总投资10亿元 格普光能5GW·N型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圆满举行

9月28日,格普光能5GW·N型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法威为本次仪式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琪、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清、金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金东区委副书记王强等重要来宾共同见证了此重要时刻,并发表了讲话。此次开工项目计划...

格普光能5GW·N型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圆满举行

9月28日,格普光能5GW·N型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工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法威为本次仪式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琪、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清、金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金东区委副书记王强等重要来宾共同见证了此重要时刻,并发表了讲话。此次开工项目计划...

我科学家创造“无盐分析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速率”新纪录

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发器每天能从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满足十余名成年人一天饮用所需。记者9月25日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组成的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无盐分析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速率"世界纪录,比原纪录提高近1.5倍,可实现零碳淡化大量海水,拥有...

吉林:建设鲁固直流配套300万千瓦风电基地和光伏基地

9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实施"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等重点工程,推进"氢动吉林"行动,建设鲁固直流配套300万千瓦风电基地和光伏基地、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构建多元开发、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吉林省适应气候...

国家发改委确定2023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课题委托研究承研单位

关于确定2023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课题委托研究承研单位的公告《2023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课题委托研究征集公告》发布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申报。截至8月11日(以邮戳时间为准),共收到课题委托研究申报材料244份。经认真遴选,现将课题委托单位公告如下: 一...

中国高分辨率光伏资源估算成果实现新突破

专家顾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夏祥鳌、副研究员施红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玲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加快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大举措,未来光伏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增加。我国的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离...

光伏技术路线之争愈演愈烈

TOPCon、HJT、钙钛矿等高效电池技术层出不穷,光伏技术迭代到了关键时刻。9月1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一场光伏电池技术内部研讨交流会上获悉,未来三到五年N型TOPCon成为主流路线的可能性很大,明年TOPCon相关产品市占率预计将超六成。效率、成本及可靠性是量产技术路线需遵循的三大逻辑。TOPCon加速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