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A:到2030年全球达成可再生能源转型需35万亿美元投资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在柏林能源转型对话会议上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预览》报告中指出,全球各国正在致力实现将温升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为此呼吁需要对全球能源转型进行根本性的调整,这需要采取反映当前形势紧迫性的大胆和变革性措施。尽管在电力领域取得了进展,世界各地安装的可再...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在柏林能源转型对话会议上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预览》报告中指出,全球各国正在致力实现将温升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为此呼吁需要对全球能源转型进行根本性的调整,这需要采取反映当前形势紧迫性的大胆和变革性措施。尽管在电力领域取得了进展,世界各地安装的可再...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表示,如要在2030年实现全球1.5°C的气候目标,平均每年必须部署1TW可再生能源新项目。在《2023年全球能源转型展望》预览中,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表示,尽管电力部门已经取得了进展,但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水平必须从现在的约3TW增至2030年的10TW以上。去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能源安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以来,中国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五是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
近年来,一种在水库、湖泊、池塘等水面修建的漂浮式光伏电站悄然兴起。这种电站可以节约大量土地资源,通过水分蒸发的降温效应增加光伏板发电效率,靠近人口中心从而降低输电成本。那么,这种看起来很美好的水库漂浮式光伏电站究竟有多大发电潜力?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与合作者研...
近年来,一种在水库、湖泊、池塘等水面修建的漂浮式光伏电站悄然兴起。这种电站可以节约大量土地资源、通过水分蒸发的降温效应增加光伏板发电效率、靠近人口中心降低输电成本。那么,这种看起来很美好的水库漂浮式光伏电站究竟有多大的发电潜力?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与合作者研...
北京时间2月9日晚上7: 00左右,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正式通过了欧洲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协议,欧盟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获得了63票赞成,7票反对。具体生效日期为今年2023 年 10 月 1 日!ENVI只是欧洲议会下面的一个专委会,CBAM还需要在今年4月的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最终通过...
SOLARZOOM新能源智库 马弋崴2020年9月22日,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首次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的《HJT日报2020-9-23》中,我们...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9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白皮书介绍,中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
1.中美关系或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双方在曲折中规避双边关系进一步下滑报告指出,经过数年的调整和布局,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朗之处。2023年,中美关系或将到达历史新节点,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双方仍将谨慎地开展互动和交流,在曲折中规避双边关系进一步下滑。报告分析认为,未来,中美关系固然将面临...
SOLARZOOM新能源智库 马弋崴2020年9月22日,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首次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的《HJT日报2020-9-23》中,我们...
12月10日,在2022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未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力供给、电力行业的转型和电力安全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要大力提高当前太阳能和风能的装机容量。今年11月6日至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
12月7日,由波士顿大学国际发展政策中心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低碳发展的未来路径与中国行动"闭门研讨会在线上举行。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博士受邀参与,并发表主题演讲。以下内容节选自瞿晓铧董事长演讲内容。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讨论会!阿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18日在北京指出,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老路走不通。中国乃至更多发展中国家未来需要真正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2)"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和周边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18日在京举办。潘家华在论坛上指出,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挑...
202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主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讲话中强调: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必须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合作。减少化石能源...
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无法获得电力的人口数量将增加近2000万,达到近7.75亿。该机构估计,为了实现至2030年全球普遍通电,需要从现在起至2030年每年投资300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需要投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导致电力基础设施匮乏的主要原因包括疫情、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这些都使全球进展...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日前发布的一份多机构调查的研究报告,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必须在未来8年内翻一番,以限制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否则,气候变化、更多的极端天气以及水资源压力将有可能破坏全球的能源安全,甚至危及可再生能源供应。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2年气候服务状况》年度报告包括26个不同组织...
SOLARZOOM新能源智库 马弋崴2020年9月22日,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首次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的《HJT日报2020-9-23》中,我们...
据英国"中外对话"网站近日报道,中国在2021年9月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和低碳能源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自宣布决定以来,中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电站建设企业一直在政策、金融和项目层面积极努力,加大对海外能源投资领域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中国国家发改委与另外三个政府部门...
"化石燃料经济已达到极限!"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公布一揽子绿色政策时这样说。然而刚刚一年多时间过去,欧盟及其成员国却计划投入数百亿欧元增加化石燃料供应并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德国、丹麦等在内的国家,纷纷放弃或推迟实现此前提出的环保与碳中和目标。美国最高法院也作出不利于...
由埃及主办的下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即将到来,中外对话为您解读大会重要议程和谈判焦点。从去年11月的上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26)到即将举行的第27次会议(COP27)之间的一年中,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乌战争导致通货膨胀急剧上升,能源、食品以及供应链安全成为政治议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