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光伏装机约90MW正在建设一批30GW的大型风光项目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拜登总统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称,中方在应对全球气变问题上"一走了之"是"很大的问题"。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汪文斌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是切实行动,而不是空洞的语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实实在在...
1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拜登总统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期间称,中方在应对全球气变问题上"一走了之"是"很大的问题"。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汪文斌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是切实行动,而不是空洞的语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实实在在...
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燃煤供能的排放问题可能会阻碍东南亚地区的能源转型进程。国际能源署表示,东南亚地区的能源转型面临挑战,因为该地区的能源需求预计将继续上升,而充足的新燃煤发电能力仍在开发中。"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立刻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实现减排承诺,"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玛丽・布鲁斯・沃里...
今年8月23日,三峡国际官宣完成迪拜Alcazar项目交割(重磅!Alcazar项目完成交割 三峡集团成功进入中东、北非清洁能源投资市场),为进军中东北非清洁能源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据参与服务的律所称,该交易包括了对Alcazar Energy Partners公司(以下简称"AEP")100%股权的收购,主要收购目标为AEP所属的411MW风...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团结行动 共创未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德拉吉总理,各位同事: 首先,我谨对主席国意大利为举办这次峰会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罗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人类文明史册上...
9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并于近日公开发布,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体系正逐步建立。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10月25日在《人民日报》撰文,详细阐述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以及如何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0月18日,以"携手迈向更加绿色、包容的能源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发布《"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青岛倡议》,呼吁各方采取一致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附全文: "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青岛倡议2021年10月18-19日,我们在中国青岛出席了第二届"一带一...
继2020年9月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后,时隔一年,中国于今年9月下旬正式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从煤炭转向清洁能源为全球净零排放转型注入了新动能。这并非仓促之举,近年来,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结构已显著转向可再生能源。今年内,中国从政府和银行层面频频释放信号,...
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是我国为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自主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为一带一路绿色电力合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绿色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本质要求在全球加快低碳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做好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在国际舞...
中国银行日前在官网表示,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除已签约项目外,该行将不再向境外的新建煤炭开采和新建煤电项目提供融资。"十四五"时期,该行将加快行业授信结构调整,加强"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余额管控,境内对公"两高"行业信贷余额占比逐年下降,加大对减排技术升级改造、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电灵...
近日,我国在"双碳"目标建设中做出新承诺,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近年来,我国煤电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由于具备技术、经验和价格优势,中国企业与各国的电力合作不断加强。此次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会对这些出海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因为国内新上的火电站已...
据国家能源局9月25日消息,北京时间9月24日晚,联合国秘书处组织召开联合国能源高级别对话会(峰会级别),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致开幕辞。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以"联合国能源可及领军人物"的身份视频出席会议并致辞。章建华表示,作为全球能源科技发...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
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习主席在发言中指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
摘要: (1)去年以来受冬季采暖/夏季制冷需求提升,海外受制疫情下出口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新增的电力需求,能源消耗稳步提升。火电在我国能源中占比70%,而其高碳排放使其无法满足去年联合国大会承诺的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促使我国从火力发电为主转向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水电/风电增量...
“现阶段,中国又面临了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其实也是推动低碳发展的好时机。”近日,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在就《碳中和经济分析——周小川有关论述汇编》一书撰写的书评文章中做出以上表述。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3日以视频形式出席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论坛开幕。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年来,中国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调整优化能源、...
据悉,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一带一路"投资促进大会涉及多项清洁能源投资和技术交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碳排放现状如何?我国目前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清洁能源投资和技术交流合作方面有何进展?本报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国梅。为帮助和支持共建"一带一...
发展中国家是未来电力消费的重要增长点。随着世界各国对气候协定的落实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发展中国家向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避免气候危机至关重要。根据国际能源署对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本文主要从发展中国家(不含中国)的太阳能和风...
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启动,发电行业2162家重点排放单位首批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巨大规模之下,中国碳市场一经启动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碳市场与人们熟悉的股票等市场有何不同?中国的碳市场是如何设计的?中国未来会成为国际"卖碳翁"吗?针对这...
全球碳中和的目标始于《巴黎协定》。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达成路线。欧洲碳中和进程起步早,进步快,大部分国家已经设立了碳中和的目标。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是全球规模最大、运行时间最长的碳市场,可供交易的产品种类齐全,包括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