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甲醇项目核心装置完成吊装
日前,在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吊车的轰鸣声与技工们的指挥声交织。全球最大规模的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甲醇项目核心装置——合成气制备关键设备生物质气化炉,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缓缓升空,精准完成吊装。这不仅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设备安装阶段,更拉开兴安盟在氢能“新赛道”...
日前,在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吊车的轰鸣声与技工们的指挥声交织。全球最大规模的金风科技绿氢制50万吨绿甲醇项目核心装置——合成气制备关键设备生物质气化炉,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缓缓升空,精准完成吊装。这不仅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设备安装阶段,更拉开兴安盟在氢能“新赛道”...
在全球加速推进能源绿色转型、落实“双碳”战略的关键时期,中圣科技旗下江苏中圣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圣新能源”)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的上海浦合绿碳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浦合绿碳”)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五一期间,由该公司承建的全球首台套SUGET纯氧加...
2025年3月21日是第13个世界森林日,东方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为画笔绘就绿色低碳发展路。近日,东成研究院与江西昌昱联合研发的生物质气流床加压气化关键技术研究与中试验证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顺利完成主设备吊装工作,标志着该项目向正式投运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生物质气流床加压气化关键技术 研究与...
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据日本媒体《化学工业日报》2月25日报道: 日本HighChem株式会社与中国气候科技企业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近日宣布,双方以共同开发并推广二氧化碳(CO₂)高效利用技术为目标,正式成立合资公司“高能科技(HighEnergy)”(总部位于东京都港区)。该合资公司将聚焦以下领...
近日,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泉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提出,"十四五"期间,泉州市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十五五"期间,将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碳排放...
7月30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发布多项招标/竞争性磋商公告。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秸秆堆场及颗粒制备车间(EPC)工程总承包竞争性磋商公告。采购范围: 秸秆堆场和颗粒制备车间EPC模式建设,包括整体设计、采购、施工、单机试车等各阶段内...
7月26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公司共同主办的“2024绿电绿氢创新产业政策和技术交流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大会举行了东华生物质加压气化技术启动发布仪式。这是一项极具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前沿技术,将解决传统生物质气化存在的诸多难点,为生物质的利用开辟新方向,也...
4月9日,福建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漳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漳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指出,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组织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节能环保等绿色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
日前,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环评正式获国家环保部批复(环审〔2024〕14号)。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煤炭为原料,采用粉煤加压气化、净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等工艺,并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新建8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程。项目设计原料煤用...
1月9日,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制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备案。项目总投资217000万,计划2024年3月开工。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年产25万吨绿色甲醇,占地约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制氧能力的深冷空分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储氢装置及氢气压缩装置,生物质气化装置(含原料处理),合成气压缩...
北京2023年10月18日/美通社/ -- 10月15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2023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于上海圆满举办,德国西马克集团作为该大会的赞助商受邀出席,并在"钢铁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路径"的会谈上和与会嘉宾分享了西马克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沿经验成果。西马克中国首席运营官施罗德参加会议...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太阳能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液体燃料,并将其作为即用型燃料直接添加到汽车发动机中。有关这一新技术的相关内容发表在了《自然能源》上。研究人员利用光合作用,直接将二氧化碳、水和阳光转化为多碳燃料――乙醇和丙醇,此类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易于储存和运输。与...
7月18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积极推动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原文如下: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
二氧化碳排放和塑料垃圾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最紧迫的环境问题。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工业时代之前高出 50%。与此同时,过去50年来,塑料产量激增,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超过4亿吨塑料,而其中的一半只作一次性用途。而在这部分里,只有不到10%被回收。近日,英国剑桥大学(Univer...
日前,材料学院"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天津大学-日本国家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能源与环境先进光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叶金花教授及其课题组在利用人工光合成技术(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高效制备太阳能燃料(Solar fuel)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关...
由Massey大学纳米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技术能让新西兰人获取更加廉价的太阳能,价格约为目前硅质光电太阳能电池的1/10。中心的Wayne Campbell博士以及其它科学家发明了一系列用于染料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染料。这些合成染料由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制成,这和大自然中存在的物质非常类似。例如...
近日,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研究人员合成了可直接利用太阳光进行杀菌消毒的新型光电极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今日催化》上。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由于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型以及高效无毒等特点,被认为是水净化处理中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然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催化剂二氧化肽仅可利用占太阳光能量约5%...
日本战略合作伙伴东亚合成获得商用级高速图形化技术的使用许可;这一技术可应用在触控显示器上的功能性材料。(2014年5月27日) ——得益于Clevios™隐形图形化触控技术的应用,日本东亚合成株式会社与德国贺利氏贵金属事业集团旗下的电子材料事业部签订了一份使用许可协议。这份协议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28日报道,一种常见的蓝色染料或许能在量子计算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种染料名为酞菁铜(CuPc),其分子与叶绿素分子类似,是一种低成本有机半导体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许多家庭用品中都可以看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加工成薄膜,能够很容易地用于电...
日媒29日报道,研究发现,太阳照射地球一分钟的能源足够让全球人类使用一年。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人类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更是让地球温暖化加剧,如果能够将太阳能、水以及二氧化碳这三种无穷尽的资源加以有效利用,那么人类的所需的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