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普遍把A股天龙光电(300029,股吧)8月3日的涨停板归结为“超跌反弹”时,来自业界的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是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引发了光伏设备(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制造商——天龙光电的涨停,同时,多晶硅价格的上涨甚至会触发下游硅片、电池、组件价格的上涨。
而尽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近来国内多晶硅价格的确出现了上涨(多晶硅一级致密料成交价周环比上涨0.63%),但在8月4日,天龙光电却未能延续其涨势,截至收盘,其股价下跌1.81%,报收于9.22元/股。
多晶硅行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晶硅厂商的确会较为集中地将检修安排在第三季度,但这是多年来的常规检修。多晶硅供应总体增长,影响供求关系紧张的主因还是6*30后光伏需求不降反涨。多晶硅原料的季节性释放造成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对下游价格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根据分析师透露,小型硅片厂已经将砂浆切多晶硅片报价提到5.2元/片,而保利协鑫等大厂还是坚持4.9-5.0元/片,并大量供应4.5-4.6元/片的金刚线切多晶硅片。
公开数据显现,2017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11.8万吨,在全世界多晶硅产量中占55.7%。马海天认为,国内多晶硅一直致力于提高多晶硅自给率,目前中国多晶硅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光伏产业生产需求。
硅业分会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多晶硅有效产能约24.3万吨/年,随着江苏中能、新特能源等一线大厂继续产能扩张,预计2017年底,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达到29万吨/年,可以满足国内60吉瓦电池片生产的全部原料需求。预计2018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有望达到35万吨,可以满足国内75吉瓦电池片生产。
此外,在产品质量水平上,上述多晶硅企业人士介绍,“国内企业的扩产建立在技术提升、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是有效产能,瞄准高端市场,符合N型直拉单晶、区熔硅的生产要求。不仅太阳能级多晶硅在扩产,江苏鑫华半导体的电子级多晶硅也会在下半年投产。”
关于另一可能影响多晶硅价格的因素——进出口,马海天认为,“目前,完全不进口硅料都不会影响国内供应量和价格平衡。”
硅业分会分析,上半年多晶硅进口总量达到7万吨。进口增加主要因为硅片业务从海外往中国转移,大陆金刚线切割改造后提升产能并大幅降本,进一步压缩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硅片企业盈利空间。国外硅片产能少,德国瓦克、美国Hemelock、韩国OCI等多晶硅企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但是进口多晶硅加工成硅片即出口,因此,国内很少用到这部分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