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晶澳、锦州阳光大规模产能落地;
协鑫、荣德新能源大手笔项目签约;
70GW拉棒、70GW切片、50GW电池片、20GW组件;
1500亿产值;
云南曲靖光伏之都名不虚传。
晶澳


2019年12月18日,曲靖晶龙1.2GW拉晶项目正式宣布投产,晶澳云南曲靖基地一期总投资6.55亿元,占地面积135亩,规划年产能单晶硅棒1.2GW;2020年9月,晶澳科技与曲靖政府就“曲靖二期年产20GW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签订了正式投资协议,项目用地约700亩,总投资金额58.3亿元,投产后将成为晶澳科技最大的单晶生产基地之一。
晶澳在全球设有12个生产基地,曲靖基地是晶澳沿着“一带一路”进行全球产业和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曲靖基地与“一带一路”南线的晶澳马来西亚基地、越南基地形成产业链互补。
阳光能源

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于2017年发起成立曲靖阳光能源硅材料有限公司,曲靖阳光能源一期项目为年产3000吨单晶硅1.22亿片硅片,占地125亩,总建筑面积68000平米,单晶炉96套及其配套设备,切片机21台及其配套设备。
2019年,阳光能源第一期年产600MW单晶硅棒及硅片之低本高效产能已完成调试并陆续投入量产。另外,阳光能源宣布拟与数个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同出资,于当地再进一步扩充年产3.6GW单晶硅棒及硅片产能,预计于2021年初投入生产,届时云南曲靖年产能将达4.2GW,集团总计单晶硅棒与硅片年产能将达5.4GW。
阳光能源是最早从事单晶硅棒和硅片生产制造的大厂之一,并已完成单晶产品垂直一体化整合,由于云南曲靖当地电费较目前辽宁锦州生产基地降低达50%以上,故借助电费较低的外部生产环境与高校的生产设备,预期可使得内部直接与间接的生产成本皆大幅降低,进而可凸显该公司单晶硅棒与硅片既有之生产技术。
隆基


2019年11月20日,隆基股份发布《关于签订曲靖(一期)年产10GW单晶电池建设项目投资协议的公告》,投资约56亿元,预计将在2022年投产,2020年11月,隆基股份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曲靖项目的电池转换效率为24%以上。
2020年11月18日,隆基股份曲靖年产3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一期10GW)正式投产运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具备30GW单晶硅棒和硅片产能。
2016年以来,隆基先后在云南丽江、保山、楚雄(☞☞百GW基地,那些在楚雄建厂的光伏企业)、曲靖四地投资。云南水电资源丰富,促进水电消纳也是政府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隆基率先在云南践行“用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生产理念,每年消纳云南清洁水电约40亿度,极大缓解了云南弃水的电力消纳问题。隆基曲靖项目的投产不仅有利于清洁能源在云南的加速推广,同时也为“十四五”期间隆基在云南产业链的延伸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荣德新能源

2019年8月28日,曲靖市举行2019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达157.5亿元的荣德新能源曲靖20GW太阳能晶硅电池一体化生产项目涵盖其中。
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专业从事多晶硅锭铸造、多晶硅片的生产以及单晶硅棒的拉制和单晶硅片的生产,是晶澳、尚德、阿特斯、中电光伏、江苏林洋等重要的硅片供应商之一。云南有“西部硅业宝地”的称号,同时考虑到曲靖隆基、晶澳的落户,荣德新能源紧随其后不足为奇。
协鑫
2018年4月,保利协鑫公告称与曲靖市人民政府及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订立协议,与战略伙伴在曲靖市成立合营公司,设计产能为20GW,拟定投资总额将约为人民币90亿元,技术方向上则选择了全球领先的CCz路线,。一期10GW单晶项目计划于6月份开工,2019年底建成投产,然而该计划似乎已经无疾而终,截至目前没有项目推进的消息。
进入2021年,保利协鑫利好消息不断:2月2日,其先后公告获得隆基、中环总价高达390亿元的巨量多晶硅原料订单。根据协议,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中环股份子公司将向保利协鑫采购包括颗粒硅在内的多晶硅料合计共35万吨。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隆基股份旗下七家子公司向保利协鑫子公司江苏中能采购多晶硅料合计不少于9.14万吨。2月3日,随着江苏中能颗粒硅产品的下线,保利协鑫颗粒硅产能年有效产能正式迈入万吨级别规模。
云南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达2200小时,年接受太阳能能量位居全国第八。一方面,云南曲靖得天独厚的硅资源、绿色水电资源促进了晶硅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一方面,曲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措施引进光伏企业投资,打造绿色产业聚集地,低成本构建“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硅晶全产业链布局。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