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天能动力突然举牌超威动力老对手如今要牵手

日前,天能动力(00819,HK)发布公告称,已累计购入5668万股超威动力股份,约占超威动力(00951,HK)已发行股本5.12%。

天能动力和超威动力分别是天能集团和超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两家公司总部同位于浙江长兴县,作为国内两大电池巨头,天能集团和超威集团竞争多年,其竞争态势一直为业内知晓。然而,本次天能动力突然举牌超威,随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未来天能是否会继续增持?在常年竞争基础上,未来两大电池生产商会有何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月1日多次致电并以短信形式联系采访天能动力董事长张天任及公司其他相关人士,不过暂时未能收到回复。

两大电池巨头握手

资料显示,天能集团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元老级龙头企业,创始于1986年,现已成为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的大型实业集团,而超威集团成立于1998年,主要致力于动力与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两家公司先后于2007年、2010年登陆港股市场。

记者注意到,这两家公司总部同位于浙江长兴,在铅酸电池行业内合并市场份额超过80%,他们同时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二者“厮杀”战火遍布广告战、渠道战、价格战、电商战等多个领域。

自2011年,天能与超威间的价格战几乎持续至今,而多年的竞争也给双方带来一定的压力,天能动力和超威动力一度在同一年中双双录得亏损境地。

对于本次举牌,此前,天能动力执行董事陈敏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超威是一家优秀企业。资本市场对天能和超威的估值偏低。我们认为,目前超威极具投资价值,故进行了投资,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2016年,天能动力也回购了1722万股份。我们坚定看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这次增持有利于维护行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可以看到,在竞争多年之后,天能与超威的关系似乎有了缓和的迹象,记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天能集团30周年庆典时,超威集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祝贺词,并表示“超威愿携手同行优秀企业,围绕行业整体价值展开合作”。

毛利率未现改善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电池行业依然保持高压竞争态势,行业两大巨头超威天能已激烈竞争了十几年,不过,在“增产能——提销量——价格战”的市场循环中二者市场份额一路高歌猛进,也加速了电动车电池行业洗牌。

据2016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显示。根据2016年销售收入排序,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位居榜首,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二、第三名。

而且,在2014年双双亏损之后,两家公司业绩都出现明显上扬。财报显示,天能动力2014、2015、2016年的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分别为负3.05亿元、6.11亿元、8.59亿元,超威动力上述三年的归属股东净利润则分别为负2895.5万元、3.32亿元、5.04亿元。

不过,在业绩提升的同时,两家上市公司受困于价格竞争等多方面原因,毛利率等问题却也始终未能得到改善。

天能动力半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收113.62亿元,同比上升约24.8%;归属股东净利润4.39亿元,同比上升10.2%。与此同时,公司毛利及毛利率分别约为14.38亿元及约12.7%,较2016年同期分别上升约9.1%及下降1.8个百分点。同时,超威动力也遇到了毛利率倒退的情况。

而据广发证券研报认为,2018年,随着环保督察等环境整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随着铅酸电池行业排查,大量小企业将被关停,天能动力等龙头企业市占率预计会上升,定价能力也会增强。

最新相关

500亿晶盛机电,壮士断腕!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10月17日,晶盛机电发布公告称,公司五位高管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约总股本的0.21%。虽说高管减持是常有的事,可能是资金需要,亦可能是个人资产配置。但此时此刻发...

国网转让旗下新能源公司60%股权!

10月9日,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江苏网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60%股权,转让底价4063.17万元。公开资料显示,江苏网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慧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售电服务...

罚款94万!陕西能源子公司停产整顿

10月11日,陕西能源(001286)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陕西麟北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麟北煤业")于2025年10月5日收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矿安监陕煤五罚〔2025...

底价1.2亿!知名光伏企业转让70%股权

10月15日,金开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开有限拟公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金开智维70%的股权,挂牌价格不低于1.2亿元;同时拟公开挂牌增加金开智维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增资金额不低于3430...

光伏产业链涨价潮起,融资资金加仓22股

四季度资本市场的布局窗口已然开启,市场焦点正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人形机器人、在深远海实现技术突破的风电产业、价格触底反弹的光伏板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