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季报报喜太阳能从此走出低谷?
比亚迪三季报显示,公司201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87.04亿元,同比增长1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 .65亿元,同比增长2127.38%;基本每股收益0.1976元。同时,公司预计2013年度累计净利润为5.45亿元-5.85亿元,同比增长570%-619%。有专家认为,在政策支持和需求恢复的产业环境下,全球太阳能业务整体趋暖,市场竞争有所缓和,太阳能产业或许逐步走出低谷。
太阳能产业曾经红火一时,现在不那么火了。为什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是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问题。技术上过关了,经济上未必过关,投入和成本过高,就没有推广价值,就没有市场认可。奥巴马上任之初,也在大谈新能源,后来好像不怎么提了;但美国企业并没有闲着,而是悄悄地搞起了页岩气。表面看起来,页岩气似乎没有太阳能那么有技术含量,但是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有消息说,美国将取代沙特成为世家第一大能源提供国,主要动力便是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到底是“非常规”矿物能源好,还是种类繁多的太阳能类的新能源好?最后可能还是要市场说了算。
万科投资30亿掘金房产金融联姻共损共荣
10月29日,徽商银行在香港举行IPO投资者推荐会,从A股市场转投H股的徽商银行,吸引了包括中信证券国际、U BS、J.P .M organ、海通证券、交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光大证券、安信国际、招商证券、农银国际、工银国际等在内的众多机构参加。业内人士说,万科、周大福等六位基石投资者已认购40%股份,所以余下股份十分抢手。在基石投资者中,万科一家就单独认购超过30亿港元。
银行热,果然热的不轻,从内地烧到了香港,从金融界燃到了地产大亨。在内地,进入银行业挤破头,主要是开放的门槛降低,准入的条件放松,而以往基本上被国有资本垄断。从国际上看,金融业与房地产业似乎天然是盟友,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是一家,二者相辅相成,促进共同繁荣。但反过来说,房地产又与金融业休戚与共,很容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哪次大危机都少不了这两位的身影。进入这个领域,既要想到利润最大化,更要想到风险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