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突破UV衰减瓶颈!东方日升异质结技术再登国际顶刊,引领光伏可靠性革命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对紫外线(UV)敏感。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表明,365nm紫外线会解离Si-H键,导致氢原子从a-Si:H/c-Si界面迁移并形成亚稳态缺陷。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联合东南大学,针对n型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的紫外稳定性进行了深度机理性的研究,开发了低紫外损伤连续PECVD工艺,通过优化i1钝化层氢含量达33%( a-Si0x:H)i2钝化层氢含量达25%(a-Si:H),使载流子寿命提升至3.6ms,紫外诱导衰减(UVID)从1.59%降至0.71%。

近日,相关研发成果以《Enhancing UV light stability in commercial silicon HJT solar cells and modules》发表于能源领域顶级期刊《Solar Energy》(图1),首次系统性揭示了异质结(HJT)技术紫外线衰减(UVID)的原子级机理,并创新性提出解决方案。这标志着中国光伏企业在核心技术创新上再次实现全球引领。

01击行业痛点:

破解HJT紫外衰减的“黑匣子”

长期以来,紫外线对n型高效电池的侵蚀如同“隐形杀手”——365nm波长的紫外光子会精准破坏硅氢键(Si-H),导致界面钝化失效。作为钝化效果最好,效率更优的异质结电池,也不例外。在这次的研究中,团队通过二次离子质谱(SIMS)首次捕捉到氢原子迁移轨迹(图2)。

氢原子从a-Si:H/c-Si界面逃逸至表面,造成钝化层空洞化,Voc与FF显著衰减。这一发现颠覆了行业对紫外衰减的模糊认知,为根治技术难题奠定基础。

02技术破局:

从材料基因到工艺革命

创新1:

全球首创

“低紫外损伤连续PECVD沉积”工艺

团队开发低紫外损伤连续PECVD沉积技术(专利号已申请),在界面层植入“氢原子防护网”:

●首创梯度氢含量设计:i₁层(a-SiOₓ:H)氢含量33% → i₂层(a-Si:H)25%

●载流子寿命提升至3.6ms(行业均值<2.5ms),UVID衰减率降低55%(从1.59%→0.71%)(图3)

创新2:

温度与紫外衰减的颠覆性发现

研究首次建立了紫外强度-暴露时间-温度的关联模型:如图4所示。从实验数据证明:

1.延长紫外暴露时间与增强紫外强度将加剧UVID;

2.高温环境(≥110℃)可完全抑制UVID(即使100%紫外功率);

3. 60倍光强光注入处理(60 suns)可修复短期紫外损伤(6-20 kWh/m²)。

03持续引领:

从实验室到全球电站的承诺

“这项研究不仅发表于顶级期刊,更已导入东方日升Hyper-ion伏曦Pro异质结电池和组件产线。”——Shehroz Razzaq博士(论文第一作者)指出,“我们通过材料基因优化-电池工艺创新-紫外截止封装系统的三重技术闭环,有效地改善了HJT电池和组件的UVID性能。”

东方日升一直致力于异质结技术的持续研发和优化,近三年来,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在HJT领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专利授权330余项,实验室效率26.5% →量产效率26.2%(2024Q1数据),目前HJT电池最佳批次平均效率26.4%,冠军电池效率26.61%。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主参编各类标准共计36项,具体包括:国家标准8项(主编1项,参编7项)、行业标准7项、团体标准21项,并于近期着手申请《Rapid stabilization treatment method for metastable PV modules 》IEC国际标准立项。

“在东方日升,我们始终聚焦能源技术的本质价值——通过原子级界面钝化和氢键行为优化,让每一缕阳光都转化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绿色能量。”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院长杨伯川博士强调说,“这不仅是效率和可靠性的提升,更是对新能源可持续性的根本承诺。”

最新相关

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

退钱退地!4GW异质结电池项目拟终止!

光伏头条获悉,近日,百川畅银发布关于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公告。公告表示,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8月2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

斯威克2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获批

7月1日,广东鹤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鹤山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根据公示文件,斯威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主要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