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通威多晶硅成本真的能到4万/吨?

10月31日,饲料大王、多晶硅大王、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包头宣布的消息,让中国光伏发电价格进一步下降,实现平价上网甚至低价上网充满了希望。

他不无骄傲的说:

通威包头多晶硅项目生产成本将降至4万元/吨以下。

4万元/吨是个什么概念?对于下游硅片、组件及其太阳能光伏电站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在目前8万元/吨的多晶硅市场售价基础上,仍然有巨大的降价空间。

多晶硅处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其价格将直接决定光伏发电在整个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成本普遍每吨都七八万元以上。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统计,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已经经历了三轮下跌周期。

第一波下跌周期是3月份,低点降至11.96万元/吨。受5月底光伏新政影响,7月份第二波价格低点降至8.78万元/吨。

从9月开始到10月份再次进入第三波下跌周期。9月初太阳能一级致密料成交价9.11万元/吨,随后进入下行通道,以每周环比跌幅1-3%的速度,一路下跌到10月底的7.98万元/吨。

按照硅业分会的观点,尽管目前多晶硅产能日趋集中,但是现在多晶硅价格已创历史新低,甚至贴近一线大厂的成本线,二三线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生产。

10月份,国内七家企业多晶硅月产量在千吨以上,分别为:协鑫旗下江苏中能、特变电工旗下新特能源、大全集团旗下新疆大全、通威集团旗下四川永祥、洛阳中硅、东方希望、亚洲硅业,产量共计1.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6.2%。这也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多晶硅企业。

为了提升光伏行业竞争力和企业的优势,过去几年,以协鑫、通威为代表的多晶硅头部企业被迫向新疆、内蒙等低成本地区转移,在那里兴建新的多晶硅产能。

通威包头多晶硅工厂

在9月份协鑫新疆多晶硅基地投产仪式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说:

目前在西部地区新建的多晶硅产能综合成本可控制在6万元/吨的水平,从能源成本的角度来讲,新疆地区的优势最为明显。

按照刘汉元的说法,赵家生对于多晶硅成本的判断显然是偏于保守的。

但是事情真的如刘老板那样乐观吗?

按照通威集团的口径,2017年9月,通威在包头市投资80亿元建设高纯晶硅项目,规划年产能5万吨。目前项目一期2.5万吨已进入生产调试阶段,预计下个月可全线投产。

但是根据能见了解,协鑫在新疆新上马的多晶硅规划产能为6万吨,但是总投资为59.98亿元,配备60万千瓦超临界煤发电坑口电厂,电费只有0.24元/千瓦时,内部的说法是,项目明年满产后成本可能降到4万元/吨。

而通威规划产能为5万吨,总投资却高达80亿元,电价甚至比协鑫在新疆的项目略高几分钱,又如何做到4万元/吨的成本?

虽然通威在包头项目中规划的产能是5万吨,但是按照刘汉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包头一期实际产能有望提升到3万-3.3万吨,即便按照两期全部达产实现6万-6.6万吨实际产能,80亿元也是明显高于协鑫在新疆的投资。

按照投资摊销算,如果协鑫能做到4万元/吨的成本,那么通威可能性就不大,如果通威能做到4万元/吨,那么协鑫的成本可能会更低。

无论如何,新上马的低成本多晶硅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未来影响都将意义深远。

十多年前,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着两头甚至三头在外的困境,高纯晶硅是其中的薄弱环节,欧美在相关技术方面一直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我国高纯晶硅长期依赖进口。

按照刘汉元的说法,经过国内广大同行多年的共同努力,2016年,国内多晶硅供应首次在全国占比超过50%,目前占比已突破60%,我国多晶硅产业全面迈上新的台阶。

最新相关

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倡议

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倡议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新型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EESA作为行业健康发展的赋能平台,始终倡导以技术进步、产品质量与服务能力为核心的良性竞争,反对任何扰乱市场秩序、损害...

华能陇东D2储能电站加速建设!

初入秋季,环县秦团庄乡新集子村的黄土塬上依然热浪翻滚,华能陇东新能源D2储能电站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吊机巨臂在蓝天下来回摆动,工程车辆穿梭不息,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汗水浸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