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能源危机下,欧洲"背叛"碳中和

《三体》故事的起源,是三体星人想殖民地球。

在前往地球的征途中,他们发射了两个量子机器人――智子,光速赶往地球,破坏粒子加速器的实验结果,务必在三体星人抵达地球前,把人类科技锁死在四维空间里。

封锁的效果很明显。

当面壁者“罗辑”从休眠中苏醒后,看到人类社会先进的人工智能与各种设备仪器,一度以为三体威胁已经解除。可实际上,人类多年来发展的只是应用类工程技术,科技理论仍停留在他休眠前的水平。

这一点,在后来的水滴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满载全人类希望的太空战舰,在小小的水滴面前,脆弱如蝉翼一般。

科技代差造成的降维打击,让人类第一次感受到绝望。而在技术封锁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三体世界的宇宙观: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扩张与增长,

但宇宙中物质的总量保持不变。

加上技术爆炸假说与猜疑链,共同构建出一套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在看不见对方的黑暗森林中,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谁的技术落后并率先暴露,就会面临被奴役或清除的绝境。

残酷,黑暗,却无比真实。

不过,三体星人毕竟是虚构的,作者大刘对宇宙社会学的猜想,更多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

01

大分流

历史研究中,有两个“天问”。

一个是李约瑟之问:为什么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其他文明,到19世纪却突然衰落?

另一个是韦伯之问: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最先诞生于中国,工业文明却在英国率先发生?

美国学者彭慕兰曾试图作答,所著的《大分流》一时轰动了西方学界。核心观点为:西方相对东方,在19世纪前,并无任何优势。唯一的区别,在于煤炭的分布位置。

明清两朝,中国尽管幅员辽阔,经济区与能源区却严重分离――繁荣之地远在江南,煤矿却多在北方。在以畜力交通为主的时代,运输十分困难。

与之相对的,英国因为国土狭小,矿脉无论处在何地,都不会距离伦敦太远,为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

可以这样说,弹丸小邦能先发制人,成就日不落帝国的辉煌,煤炭是最大功臣。

也正是煤炭这一能源的出现,让清朝与英国出现了“大分流”。

百年后,相似的剧情,在大西洋彼岸重新上演。

1859年,第一口现代意义的油井――德雷克井,出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石油工业就此开启,同时奠定了美利坚称霸电气时代的基础。

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先发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并通过这些规则,削弱、限制后发国的发展,长期在国际关系中维持优势:

一战,协约国获胜,英、法、美挟势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制定世界新秩序。战败国与广大被殖民的落后国家,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战,轴心国战败,美、英、苏三巨头又建立了“雅塔尔体系”,随后全球进入美、苏两极争霸时期,世界被划分为两个阵营。

1974年,美国与沙特达成石油美元协议,将本国货币与世界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挂钩,构成霸权的基石。

直到苏联解体,美利坚已独步全球,凭借经济、军事、科技等全面优势,在技术上卡脖子,收割世界。

以上种种限制,与三体中的智子所为,颇有相似:利用技术代差优势,在全球有限的资源中,维持强势文明的扩张需求。

然而,在核威慑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已无法通过大规模热战,来重塑利益格局。所以,适用数千年,通过战争达到目的的方式,转移到了经济和商业层面上的竞争。

碳中和,就是现代社会,维持国际代差格局的新规则。

02

阳谋

《零碳社会》的作者杰米里・里夫金曾断言:碳泡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而化石燃料文明的崩溃,很可能发生在2023-2030年之间。

那么,谁能取代其地位?列国政府将目光投向核能、光能、风力、水力等新能源。

而在新能源之上,以欧洲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还画出了一幅更宏伟的蓝图――碳中和。

2015年,196个国家和地区一致通过《巴黎协定》,提出要“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之前2℃以内。”

全球碳中和的目标自此真正开始。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碳中和除了是一个环保概念,更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在全人类生存威胁的大是大非面前,这是天然的政治正确。

否则,就别想挤入全球化的队伍中。

但众所周知,只要有生产,就会有碳排放。而想要达到碳中和,就必须减少碳排放,并回收多余的碳。

西欧与北美地区的发达国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工业化,碳排放最高的时期早已过去,已经基本实现“碳达峰”。同时,因为科技树的枝干相对繁茂,有余力通过新技术发展,渐渐减少碳排放。

只是,在自己上岸后,它们开始以碳排放不达标为由,向发展中国家施压,还让一切觉得理所当然。

仍在发展中的国家,不仅工业化尚未完成,科技成长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因为自身的碳排放,向其他国家购买“配碳额”。

为了融入全球经济圈,一面要催动工业化和科技树成长,一面又要在成长过程中为自己排放的碳买单――对所有后发国家而言,这明显是一种压制。

一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塔尔体系”。

所以碳中和的真相,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用限制商品出口、限制能源进口,完成对发展中国家的双杀。

如果不遵从规矩,不仅名义上要背负不顾人类大义的骂名,还要遭受“主流世界”的孤立。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不可承受之代价。

所以,“碳中和”三字,首先是第一、第二世界维持现有秩序的阶梯,其次才是环保概念。

这很容易看出来,规则的制定者也不屑于掩饰。阳谋之所以比阴谋更令人无奈,就在于即便明白了也无计可解。

除非制定规则的人,自己打破规矩。

首页上一页1 2下一页尾页1/2/2

最新相关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