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降价,储能平价之路闯过第一关

光伏级多晶硅均价来到16万元/吨附近,硅片价格连续多周下行。

“光伏产业链整体降价,从逻辑上讲,对新能源电站运营商和EPC投建商是大利好,对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也是利好。”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判断。据测算,在电价不变的条件下,组件成本每降一毛就会提高IRR(内部收益率)一个百分点,这是很可观的,将显著改善盈利空间。

“光伏组件价格降至1.8元/W以下,有利于激活地面电站装机需求。”刘勇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光储一体化运营的厂商而言,利润空间是可以回升的。

“降价推动国内集中式地面电站项目装机扩容,会拉动集中式逆变器出货和大型储能系统装机增量的提升,这个是更长远的利好。”刘勇指出。

大型储能放量确定性提高

埃隆・马斯克在2016年的发言曾多次被叙述者引用,太阳能和储能是像“花生酱和果冻”一样的组合。不过,在价格回收机制尚不明确的时候,储能与光伏被形容为“瞎子与瘸子”的组合。

除却技术上的制约因素,成本过高、价格回收机制不明朗是主要因素。即便是国内储能需求喷涌而出的2022年,仍有储能玩家对此望而却步,“大力布局国内储能为时尚早”。亦有新能源投资人士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国内投资新能源项目并不会优先考虑储能项目。

不可否认,当前的储能正沿着光伏实现平价上网的路径进发。只不过,在曙光尚未到来前,需要寻找可以透过阳光的裂缝。

一个明确的共识是――大型储能电站在新的一年规模放量将会是确定性极高的事情,光伏的降价无疑给新能源电站配储成本提供了喘息的空间。

一名储能从业人士判断,“今年(2023年)发电侧储能项目上量会更多。这个行业都会有每年的主题,今年应该就是发电侧光伏储能的大年了。”

中电联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各省规划的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合计超过60GW,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2025年达到30GW目标的两倍。

刘勇告诉记者,大型储能主要来自电源侧和电网侧。一方面是2022年积累了高达40多吉瓦的招标量,在未来落地会加速;二是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提速,配储落地亦随之跟进,加上国家能源局正组织编制风光大基地及送出配套新型储能技术导则,今年应该发布,这对储能项目的释放无疑是有力助推。

天合储能战略市场与产品管理总监李秉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23年硅料硅片的价格走入下行通道,这样整个光伏每瓦成本就会降低,就给储能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因此估计2023年肯定是国内的储能大发展的一年。”他解释说,去年很多报备且通过批准备案的项目,因为光伏和锂电的价格太高没有执行。到了2023年,光伏先下跌,预估下半年的锂电池价格也会回落,进而已经备案的项目落地的动力就会比较强。

系统成本下降需周期验证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延续了上一年强劲增长的势头,全年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长170.8%。

即便当前储能锂电池的出货量获得新高,但单位价格仍然是储能企业的负累。

有储能从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政策规划对产业界是好事,电芯成本希望会年内适当下调。”

不只是电芯,储能系统的成本在2022年年内不升反降,原料成本是影响因子之一。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调研,2022年交付储能系统价格区间为每千瓦时212美元至575美元,四小时系统的全球平均价格比去年上涨27%至每千瓦时324美元。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上涨导致了储能系统价格上涨,这也是自彭博新能源财经于2017年开始调研以来的首次上涨。

好在,相较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储能下游的集成环节的厂商仍认为自身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上游锂矿提高价格,那还是新能源车行业的议价权问题。储能不存在议价权的问题,还是谁买单谁话语权大,成本太高可以不买。”上述从业人士解释。

对于了解新能源行业的光伏企业来说,光储一体化不再是口号,而是愈发多地直接涉足储能的生产制造。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等国内一众头部光伏组件厂商,在2021至2022年之间,纷纷颇为直接地对外强调在储能业务上的布局。

天合储能近日在公众号发布,2022年出货量超过1GWh,全球项目储备达5GWh。东方日升公告,子公司双一力在未来三年向海辰储能采购15GWh电芯。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企业布局储能不只是在系统集成环节浅尝辄止,而是直捣核心,即储能电芯的自研自产。

2022年10月,亿纬锂能和林洋能源合资建设的年产能10GWh储能专用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投产。今年1月,晶科10GWh储能集成系统和10GWh储能电芯项目落户海宁。

电芯价格在储能系统中占比高达60%。这个比例在目前上游电池级碳酸锂价格50万吨高位的情况下,难以大幅下降。而随着技术进步与产品迭代,电芯价格从1元/Wh降到6-7毛/Wh,系统降本空间未来达到30%是有可能的,而进一步降低或许还有障碍。

“那就要从平准化成本考虑,通过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储能大规模化应用来降本,这个过程也需要接受时间的不断考验。”刘勇表示,预计至少要到2024年或2025年后,几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储能系统配置才变得更有经济性,接近光储平价目标,即光伏电站项目造价降至3.5元/W以下,储能项目造价降至1.3元/W以下。

这也意味着,不只是高安全,低成本和长寿命也将是未来储能走向平价目标的立身之本。

最新相关

人为纵火!5000块光伏组件被烧毁

当地时间9月8日,意大利撒丁岛维达尔巴镇一处正在建设的能源园区内发生火灾,约5000块光伏组件被毁。当地协会称,此次火灾系人为蓄意纵火所致。当地消防部门已向媒体证实,并表示,此次火灾于凌晨4...

甘肃新能源新增装机破1000万千瓦

9月9日,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1~8月,全省新能源新增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26.64万千瓦。其中,风电554.5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70.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8万千瓦。甘肃能源资源储量丰富,风...

中电建低价转让山东新能源公司股权

近日,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转让德州聚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股权,转让底价0.0001万元,转让公司注册资本2088.8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光伏发电设备租赁...

光伏产业链多环节产品价格明显上涨

近期,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的价格维持上涨趋势。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资讯")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12日,云南市场硅片(P型M10)日度市场价格报1.2元/片,与9月11日价格持平,高于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