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融水粤桂协作康田产业园内,满载杉木的重型拖卡穿梭不息,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正将原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态板材。
“这些木材从各个乡镇收购上来,再加工成木板,这些木板用于家庭装修和家具生产。每年生产出的家居生态板达到400多万张,按照订单式生产,销往全国各地。”广西融水新林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英介绍。
广西融水新林木业有限公司扎根融水19年,凭借杉木生态板“绿色环保、表面光洁、自带木香”的优势,产品畅销广东、浙江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吸纳280余人就业。
面对市场多样化需求,企业持续“智改”。2024年投资1.02亿元对原旧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引入国内一流设备,建成年产600万张生态板和多层板的智能化生产线。
新项目达产后,年产值预计7亿元,新增就业600人,年纳税2000万元。目前厂房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正冲刺达产目标。
与新林木业的热火朝天相呼应,广西福广联生物质颗粒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抓机正卸下杉木加工剩余的边角料,这些曾被丢弃的“废料”,如今是抢手的绿色能源原料。
“这些木条将经过打片、打粉、混合搅拌、压制造粒等工序,最终变成一颗颗直径约8毫米、长3—5厘米的圆柱状生物质颗粒燃料。”广西福广联生物质颗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志清介绍。
这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它的体积更小、燃烧效率更高、更清洁环保,每吨能卖出1000元到1200元,年产量3-6万吨。
产品不仅在国内热销,更敲开日韩市场大门,两家日本企业已订购1.2万吨,5月将通过铁海联运出口。这种“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让杉木资源利用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
眼下,融水正以粤桂协作康田产业园区、和睦产业园区、马长洞产业园及配套物流园为载体,全力打造以杉木加工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构建布局合理、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融水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梁乐军介绍:“目前,融水共有以杉木加工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企业400多家,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43家,年产生态板材超160万立方米,产值达55亿元,位列全区香杉板材生产量前茅。”
2024年,柳州市木材加工行业新完成投资10.3亿元,新增三个地板生产线、全屋定制家居和香杉生态板项目落地在融水,融水木材加工业产业布局向加工园区技术升级纵深发展,持续在“智造”上发力。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轻工业科科长李玲玲表示:“随着柳州市聚焦构建“3+3+X”现代产业体系,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林木加工产业攻坚行动,以“七个一批”为抓手,推动融水香杉板材及定制家居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化发展,逐步做大做强,逐渐成为柳州市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