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电站弱电网适应性技术 让每一度绿电稳定运行

零碳地球数智能源

6月11-13日,SNEC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如期举办,SNEC光伏论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围绕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全球合作共赢策略、各国新能源政策解读、行业前沿技术创新、光伏金融模式探索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是向业界展示成果的最佳机会。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强力驱动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接入电网,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力。然而,随着末端新能源电站数量急剧增加、单机与整站容量显著增大,系统呈现出越来越“弱”的电网特性。传统电网模式在新形势下挑战重重,新能源电站频繁发生的宽频振荡问题,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阻碍了绿电的高效消纳。

如何破局?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营销总工程师周洪伟发表了《光伏电站弱电网适应性关键技术》演讲,给出了破局之道。

演讲中,周洪伟表示,挑战的核心在于“弱网”对新能源友好性的缺失。当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电网强度和惯量相对减弱,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下降。宽频振荡问题集中暴露了这一结构弱点--电力电子设备密集接入的电站,其复杂的控制器与弱电网交互响应过程中,易产生不稳定,如同给电网施加了“共振干扰”,最终酿成设备脱网等问题。

为化解这一关键痛点,突破新能源在电网末端稳定运行的瓶颈,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的技术团队已开发出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筑牢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安全根基。

重塑“控制之心”筑牢正阻尼防线

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首先取决于逆变器的控制表现。特变电工技术团队潜心钻研逆变器内部控制算法升级,创新性地引入宽频阻抗重塑技术。该项技术聚焦于逆变器输出阻抗特性的主动塑造,确保在易振荡的宽频范围内(如次同步振荡区间),形成有效抑制振荡的“正向阻尼”。如同为电力系统安装了智能化“减振器”,即便在电网急剧波动时也能提供充足稳定支撑,从根源上平息宽频振荡。

超越“跟网”模式

自研构网算法赋能全局稳定

突破传统新能源设备仅能“跟网运行”的局限,特变电工团队研发了具备自适应能力的创新构网控制技术,并在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中应用。该算法赋予新能源光伏电站主动感知电网强度、自适应调节参数、甚至自主发出稳定电压与频率支撑信号的能力--计新能源光伏逆变器从单纯的“跟随者”转变为能动的“支撑者”。在电网故障或异常薄弱状态下,这种主动构网能力是维系局部甚至区域申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最强大脑与坚强骨架。

在新能源迈向主力电源的征程中,保障其高质量接入与稳定运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基石。特变电工前沿阻抗重塑算法与创新构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提供稳定通行证,有效破解弱电网下宽频振荡等复杂工程问题,更大幅拓宽了新能源友好型电网的边界,让每一度绿电都能安全高效地为国家“双碳”目标续航。

最新相关

光伏 "大退潮"!一大波光伏项目被终止

电价机制由此发生根本转变--从固定标杆价转向市场竞价,波动性显著加剧。2025年以来,光伏市场波动加剧,其中招标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光伏项目组件集采和EPC总承包频现延期、终止乃至废标现象。仅7...

新规"三把尺",电力交易告别糊涂账!

国家发改委网站8月6日消息,按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要求,为加强电力市场计量结算管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了《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并印发。此次电力976号文针对电力市...

韩国研发出突破性柔性钙钛矿电池

8月5日,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IMS)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部宣布,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高耐用性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攻克了该类电池商业化进程中的两大核心难题--湿度敏感性与机械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