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在连续五个季度亏损后,第三季度意外实现利润复苏

中国光伏设备行业取得了多年来最强劲的业绩,预示着这个一度备受打击的太阳能制造链正在出现初步复苏迹象。

随着第三季度财报出炉,这一曾深陷亏损的行业已重新实现盈利——尽管幅度不大——这得益于企业削减成本以及多晶硅价格的回升。

据Choice金融数据,光伏设备行业的78家跟踪企业第三季度合计净利润达到7.58亿元人民币(约合10.4亿美元),而第二季度则净亏损42亿元人民币。这一转折结束了自2023年底开始的长期低迷,当时该行业的利润从单季近300亿元骤降至超过16亿元的亏损。

由于产业链价格普遍下跌、设备升级成本高昂以及与淘汰产能相关的巨额减值损失,整个行业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仍然承受压力。2024年第四季度,该行业录得高达278亿元人民币的亏损,为十年来最差表现。在此背景下,即使是不到10亿元人民币的季度利润,如今也被视为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

在跟踪的公司中,近一半——共计39家——报告了季度环比改善、亏损收窄或直接扭亏为盈。特别是Hongyuan Green Energy、Daqo New Energy、Shuangliang Eco-Energy和GCL System Integration均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十家公司实现了超过100%的利润增长,其中逆变器制造商GoodWe领涨,其净利润较上一季度飙升近7.6倍。继第一季度小幅亏损后,GoodWe在第二季度实现1100万元人民币的微薄利润,到第三季度其盈利猛增至9700万元人民币。

逆变器生产商仍然是行业最强劲的利润引擎。市值近期创下历史新高的阳光电源第三季报净利润达41.5亿元人民币,较第二季度增长6.1%,是唯一一家单季利润突破1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德业科技以8.25亿元人民币排名第三,而锦浪科技则以2.63亿元人民币位居第九。不过,这两家公司环比增长势头均有所减弱,德业仅微增1%,锦浪下降了35%。

设备和辅料供应商也展现出韧性。向光伏电池制造商销售生产设备的捷佳伟创实现净利润8.58亿元人民币,虽然略低于第二季度,但仍为行业第二高。福莱特玻璃、麦斯威尔科技和精工科技分别实现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利润,表明供应链需求稳健且库存回补活动活跃。

尽管上游材料制造商仍占据行业的收入大头,但其复苏依然脆弱。除了进军储能领域的阿特斯外,大多数一体化巨头继续报告严重亏损。

在按收入计算的六大材料生产商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TCL中环和晶澳科技——除晶澳外,其余公司在第三季度均成功缩小亏损,降幅普遍超过20%。通威表现尤为突出,其净亏损从第一季度的25.9亿元人民币和第二季度的23.6亿元人民币大幅收窄至第三季度的仅3.15亿元人民币,这得益于多晶硅价格的急剧上涨。

多晶硅价格在第三季度上涨了45%,这得益于中国分析师所称的一系列“反内卷”措施——政府和行业领导者为遏制破坏性价格竞争所做的努力。这一反弹提升了上游企业的利润率,例如大全新能源公司在经历了上半年11.5亿元的亏损后,在第三季度实现了7400万元的盈利。

硅片制造商也从这一转变中受益,期间价格上涨了约40%。隆基绿能和TCL中环这两家共同主导硅片市场的公司都大幅减少了亏损。隆基甚至表示预计将在第四季度恢复盈利,此前其第三季度的亏损缩减至8.34亿元,而前两个季度的亏损均超过10亿元。双良节能和另一家主要设备供应商精盛机电也成功扭亏为盈。

尽管有所反弹,但分析师警告称结构性挑战依然存在。全行业总收入较第二季度下降了4.2%,反映出政策限制(如所谓的“136号文件”)出台后终端市场需求低迷。组件价格——一个关键的下游产品——仍处于历史低位,这对依赖组件销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晶澳科技等公司造成了沉重压力。

爱旭股份在第二季度短暂恢复盈利后,第三季度再次陷入亏损,突显出此次复苏的脆弱性。

即使是本季度的一些表现最佳的公司也面临审视。弘元绿色能源在经历了最快的反弹之一后,报告称在上半年亏损2.97亿元的情况下,第三季度实现利润5.32亿元,但该公司却陷入了争议。该公司曾因其激进的垂直整合策略被称作“小隆基”,有传言称其因低价竞标而被移出行业“自律名单”——对此该公司予以否认。

弘元将其强劲的表现归因于产品价格上升和出货量增加,但一些分析师认为这种改善可能反映了库存时间差收益,而非可持续增长。

随着太阳能行业应对最新的整合周期和政策变化,第三季度的结果既带来了宽慰,也敲响了警钟。小幅复苏表明中国的光伏供应链——从多晶硅到逆变器——仍然具有韧性,然而定

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言:“本季度标志着下滑的暂停,而不是全面复苏。真正的考验将在2026年,届时产能升级和全球贸易压力将再次交汇。”

最新相关

电池和光伏主题ETF爆发 宽基ETF"吸金"

10月27日至31日,日经225ETF、中韩半导体ETF等跨境产品领涨,在投资A股的ETF中,电池主题ETF和光伏主题ETF涨幅居前。科创芯片设计ETF以及多只科创芯片ETF回调,周跌幅超过5%。在资金净流入方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