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公司2025年三季报已披露完毕。
科创板新能源板块在市场需求与政策驱动下,整体呈现“结构分化、出海加速、技术竞逐”的鲜明特征。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科创板共有41家涉及新能源业务的上市公司,涵盖电池、光伏设备及储能等业务。在这其中,今年前三季度,有24家光伏设备/电池公司的营收实现正成长;从归母净利润维度来看,有20家企业实现盈利。

电池公司业绩分化头部企业稳增
2025年前三季度,科创板电池公司业绩分化明显:
在营收方面,行业已形成稳定的百亿级企业阵营:天能股份以334.02亿元营收位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1.56%;厦钨新能与珠海冠宇分别实现130.59亿元和103.21亿元营收,增速均超过20%,三家企业合计营收规模达567.82亿元。
净利润方面,天能股份以13.60亿元净利润领跑板块,其增长主要得益于毛利额提升与费用管控优化。
厦钨新能、珠海冠宇分别实现净利润5.52亿元和3.87亿元,前者受益于产品销量增长与价格回升,后者则通过客户份额提升与精细化运营实现利润增长。
利元亨尽管净利润规模为0.47亿元,但其同比增幅达109.14%,成为板块中增速突出的企业之一,其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国内电池企业开工率回升与项目验收增加。
部分科创板电池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嘉元科技净利润由负转正至0.41亿元,同比增长128.39%,主要由于铜箔产品销量增长与毛利率回升;五矿新能虽未完全扭亏,但亏损幅度收窄88.34%,接近盈亏平衡,该公司表示产能利用率提升与产品毛利率改善是业绩好转的主要原因。
然而,受行业价格竞争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容百科技、万润新能、孚能科技等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由盈转亏。其中,容百科技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下滑274.96%,公司称受地缘政治与市场竞争影响,三季度销量下滑导致产能闲置与成本上升。
万润新能虽销量增长65.53%,但产品价格下行仍导致亏损3.52亿元。孚能科技则因客户结构调整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净利润为-3.85亿元。
光伏设备业绩承压结构分化凸显

2025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光伏企业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与聚和材料合计营收突破百亿元。
其中,天合光能以499.70亿元营收位居板块首位,晶科能源与阿特斯分别实现营收479.86亿元和312.70亿元,聚和材料则以106.41亿元营收规模次之。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营收规模保持领先,除聚和材料与固德威外,多数头部企业营收出现同比下滑。天合光能在财报中表示,前三季度业绩变动主要受产业链供需失衡与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低位影响;晶科能源与阿特斯则表示,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与市场竞争加剧是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
净利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光伏设备板块整体面临压力,企业间业绩表现分化明显。具体来看,阿特斯以9.89亿元净利润位居板块首位,拉普拉斯与奥特维分别实现5.88亿元和3.90亿元净利润。
今年前三季度,微导纳米以2.48亿元净利润、实现64.83%的同比增长,成为相关板块中增速较快的盈利企业之一。拉普拉斯表示,其盈利增长主要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奥特维则称,盈利变动与主要产品销量波动相关。
部分科创板光伏公司前三季度在行业调整期中实现业绩改善。其中,拉普拉斯净利润由负转正至5.88亿元,同比增长2.07%;微导纳米净利润同比增长64.83%;时创能源虽未完全扭亏,但亏损幅度收窄50.44%。
时创能源表示,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光伏电池与设备销量增加,以及光伏产业链价格三季度有所回升,同时去年同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对当期业绩产生的影响逐步消除。
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受产业链价格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企业出现亏损。天合光能净利润为-42.01亿元,同比下滑396.22%;晶科能源净利润为-39.20亿元,同比下滑422.67%。大全能源、金博股份、高测股份等企业也出现由盈转亏。多家光伏公司表示,报告期内,产品价格下跌、产能利用率不足与存货减值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
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板块内光伏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呈现差异各有不同。其中,艾罗能源等企业研发占比超14%,显示出对技术研发的持续重视。禾迈股份、金博股份、艾罗能源等企业研发占比也超14%,显示出其对技术研发的持续重视。
储能公司加速出海进程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不少科创板储能公司在今年加速出海进程。从业务布局来看,系统集成与终端产品企业已成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群体,且海外拓展呈现多元化路径。
从业务模式演进来看,科创板储能公司正通过设立海外实体、获取国际认证、开发适配产品等多重路径深化全球运营。其中,派能科技的生产基地布局、固德威的子公司网络扩展、阿特斯的新产品市场准入等动作,均在今年二、三季度密集推进。
具体来看,派能科技通过深化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实现了海外业绩的结构性改善。其前三季度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81.31%。
截至目前,派能科技已在欧洲、澳洲、北美等地设立经营实体和生产基地。
同样专注海外市场的艾罗能源,其户用储能系统主要销往欧洲、澳大利亚等高电价地区。该公司曾在半年报中明确表示,相较于国内市场以发电侧项目为主的特点,海外居民电价高企为户用储能创造了更有利的经济性条件。
固德威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该公司以洲为单位构建营销网络,先后在韩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这种本地化运营策略使其前三季度境外收入占比达到25.62%,同时推动全球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提升。
阿特斯针对国内外工商业应用场景推出的KuBank系列模块化储能系统,在2025年新推出多款型号并采用高性能大容量314Ah电芯,产品已完成北美、拉美、欧洲等多地认证并实现市场交付。
阿特斯2025年前三季度大型储能产品出货达5.8GWh,其中第三季度出货2.7GWh,同比增长50%,储能板块对整体业绩贡献突出。据2025第三季度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凭借在大型储能的先发优势与成熟的海外渠道,保持了盈利水平与正向经营性现金流。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