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10天极速复产!润阳云南基地刷新行业纪录,智能工厂如何炼成全球标杆?

当光伏行业还在为产能恢复焦灼时,润阳股份云南基地上演了一场震撼业界的"速度与激情":从停机状态到满负荷生产,仅用10天!这一周期打破行业30天的复产纪录,背后是一场智能制造与极限管理的胜利。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全球最智能的电池工厂里,AGV机器人驮着蓝色硅片在无人车间穿梭,参数指令在空中无声传递——这里没有工人的身影,只有100%全自动化产线精准运转的轰鸣。

“就像给一台精密机器做外科手术。”润阳云南公司总经理李海波回忆,为了基地快速复产,前置准备与安全防控双管齐下:逐台设备健康度评估、跟踪改善减少复线异常、物料备件确认安全库存……当复产指令下达,基地工程师化身“设备医生”,通过标准化流程落地,用算法预判每个瓶颈节点。最终,这场“闪电战”不仅刷新了电池生产基地的复工速度,更输出了一套可复制的“十日满产”方法论。

当光伏工厂开始“自我思考”

在润阳曲靖云南基地的智能车间,你会看到一场“没有工人的战争”:AGV小车穿梭如织,机械臂以0.04毫米的精度抓取硅片,MES系统实时调控着高温炉内的每一个产品参数。从硅片原料的毫厘误差,到成品组件的功率衰减,每个细节都被拆解成可量化的指标。“就像给工厂装上了神经中枢。”李总介绍,通过设备调整,单车间每年的产能达8.5GW,相当于每小时产出约11.6万片高效电池,却看不到传统车间的人头攒动。

“别人还在手动调整参数,我们已经让机器学会‘自主决策’。”李总展示了润阳股份智能化车间的“数据驱动”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数千组生产数据,系统能自动优化镀膜厚度、印刷网版等核心工艺,MES系统实时监控良率、碎片率等指标,对标行业最优值并持续优化。更神奇的是,这套系统还能“举一反三”——当某条产线出现异常,其他产线会瞬间同步预警并调整参数,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交响乐团。

柔性生产托举全球订单品质保证

在云南生产基地的观摩现场,一位海外客户曾提出苛刻要求:“能否用同一条产线生产182mm和210mm两种尺寸的电池?”润阳的工程师微微一笑,调出云南基地的柔性生产界面:轻触屏幕,无需进行设备和产线改造,机台软硬件参数动态调整,两种规格的电池片便整齐下线。

“别人需要停工改造产线,我们只需敲几行代码。”李总透露,云南基地的柔性制造系统已申请多项专利,兼容从183mm到210mm的主流尺寸,甚至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特殊版型。这种“变形金刚”般的能力,让润阳股份在全球竞争中游刃有余——无论是欧洲的分布式屋顶,还是美国的地面电站,都能快速交付定制化产品。在智能化产线与柔性制造的双重加持下,润阳得以将产品质量和客户口碑作为首要指标,从良率、效率、碎片率、单线产能等竞争力指标对标行业最优水平。今年4月以来,云南基地的电池片交付在行业TOP3级客户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我们不是在追赶,而是在定义未来。”李总的目光投向远方,“当行业还在拼产能时,我们已经把战场转移到了‘智造’高地。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项创新,都是献给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答案。”

最新相关

郴电国际: 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

在9月29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郴电国际表示,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的投资将聚焦于拓展新的战略电源点,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稳步提高新能源电量在公司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同时,...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

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

近日,中铁十局五公司承建的汨罗抽水蓄能电站Q2标项目通风兼安全洞顺利贯通,标志着地下工程施工取得关键性突破,为后续电站主体工程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汨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湖南省...

1-8月大连市新能源发电量同比上升0.3%

1-8月,大连市规上工业发电量536.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4%。其中,新能源发电量377.3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3%,占全市规上工业发电量的70.4%。新能源发电量中,核能发电量349.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9%...

立项!氢能产业国际合作将添"龙门支撑"

立项!氢能产业国际合作将添"龙门支撑"

近日,科技部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通知(国科合字〔2025〕050号),龙门实验室潘昆明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联合研究旗舰项目“高效稳定钼镍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