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记者注意到,2024年光伏发电等效可用系数为99.84%,首次被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
电力可靠性作为衡量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生产供应能力的核心指标,不仅直观反映电力工业对经济社会用电需求的保障程度,更是电力系统规划建设、生产运维、设备制造等全链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光伏发电为何被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可靠性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鹏表示,近年来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风光发电已成电力系统主力电源。截至2024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风电光伏达到了14.1亿千瓦,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如此庞大的装机规模若缺乏系统监管,可能引发连锁性运行风险。
“在2019年开始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统计的基础上,2024年首次将光伏发电机组也纳入统计。通过开展风光发电设备运行可靠性统计分析,一方面可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预防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量化指标分析揭示设备薄弱环节,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风光发电从追求装机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王鹏说。
据了解,中国电力可靠性管理起步于1985年,历经40年发展,已从初建学习走向国际领先,其技术指标、管理体系和国际影响力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年全国平均供电可靠率达99.924%(用户年均停电时间6.71小时),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供电可靠率持续攀升。2024年燃煤机组、水电机组、燃气轮机组、核电机组可用系数均在91%以上,2024年220kV及以上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三类主要设备的可用系数均保持在99.4%以上,关键设备设施可靠性不断增强。此外,2024年,我国直流输电系统平均能量可用率95.802%,能量利用率48.75%,自2000年统计开始,我国直流输电系统强迫能量不可用率连续24年稳定在1%以下,显著优于全球同类系统可靠性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