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驶入沪渝高速荆州东服务区,眼前是一番花式补能景象:右侧加油站车辆有序排队,左侧LNG加气站槽车正在补气,中间区域,几台巨大的氢能重卡正通过粗壮的加氢枪快速补充能量。不远处,一排华为液冷超充桩前,电动轿车正享受着“10分钟充满80%”的极速体验。服务区中央的智能导视屏上,加油、加气、加氢、充电的实时排队情况一目了然。
荆州东服务区花式补能。
这里是全国高速公路上首个集“油气电氢”全品类补给于一体的综合能源超级枢纽。“以前跑长途,最怕找不到合适的补给点,油车、电车、氢能车需求各异。现在好了,在荆州东,无论你开什么车,都能一站搞定。”刚为氢能重卡加满氢气的司机王师傅说。
荆州东服务区。
花式补能的背后,离不开绿色的能源保障。登上服务区屋顶,2000块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光伏板年发电量约93万度,能满足服务区约40%的用电需求,减排927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93公顷林地。”湖北交投实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一个设备间介绍,这是与华为、蔚来联合打造的光储充换放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示范点。
他打开系统界面解释,这就像一个精明的能源管家,能根据光伏发电量、服务区用电负荷以及电网峰谷电价,智能调度储能系统。光伏发电充足时优先使用或储存;电价高峰时,释放储能电力,减少高价市电采购;低谷时则充电蓄能。不仅实现了光伏发电满发全消纳,还能利用峰谷差价产生经济效益,保障了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优先使用绿电。
荆州东的实践,是湖北交投构建绿色智慧交通体系的关键一环。在黄石新港,全省首个“零碳收费站”屋顶光伏年发电超200万千瓦时;在襄阳绕城高速,光伏板“爬上”路基边坡,年发电量可观;在沿渡河,“光伏+储能”有效解决了山区电网不稳定问题。这些项目年发电总量达600万千瓦时,减碳6000吨,相当于植树45万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