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人间仙境
素以“八仙过海”的传说闻名四海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
如今在蓬莱这片“热土”上
一座巨型“复合充电宝”
——国家能源集团山东公司
101MW/205MWh复合储能电站
也通过四种新型储能技术
联合发力,各显神通
为千家万户撑起
夏日清凉与用电稳定的“保护伞”
作为国内储能技术种类最多的电站
该款能源领域的“复合充电宝”
在商业运营、环保效益
技术创新及实际应用中
展现出显著优势
让我们共同了解~
一、技术四维融合铸就储能典范
6月16日,山东公司101MW/ 205MWh复合储能电站项目成功转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首个集成四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复合型智慧储能示范项目正式落地。
该项目集成四种前沿新型储能技术,形成“四维一体”的储能体系:
“磷酸铁锂”领航,大容量显实力
规模达96.3MW/192.6MW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作为日常充放电的主力军,可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可靠。
“全钒液流”续航,长时储蓄能量
拥有2MW/8MWh储能容量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以其长时间稳定释放能量的特性,有效应对持续能源需求。该项液流电池技术具有防腐蚀和系统自适应功能,由低碳院联合国能信控研发,为储能系统长期高可靠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钠离子”新锐,低成本高安全
规模为2.75MW/5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的优势,成为储能领域的新锐力量。
“飞轮储能”闪电,毫秒响应调频
由3台4MW/1MWh飞轮装置组成的飞轮储能系统,总功率达12MW/3MWh,以毫秒级的响应速度,专门辅助电厂快速调节电网频率。
该项目由山东蓬莱公司与数智科技国能信控公司共同建设,四种技术“组团出道”,优势互补,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壁垒,开创了多元化储能技术融合的行业先河。
二、储能能力卓越应用场景多元
该储能电站充电一次可储存20万千瓦时电量,可满足3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全年能消纳约1亿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环保效益显著,在守护夏日用电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电网稳定之锚错峰调节显效能
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电站通过“错峰调节”机制,在用电低谷时段吸纳富余电力,高峰时段精准释放,稳定电网频率,避免跳闸限电。
绿电消纳之器余电利用提效率
针对夏季光伏发电量波动大的问题,电站可有效储存多余光伏电能,在光照不足时释放,减少弃光现象,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电厂调频之助毫秒响应保平稳
飞轮储能系统可与火电厂紧密配合,在几毫秒内响应电网调频指令,确保电网运行平稳可靠。
三、施工攻坚克难千日奋战并网
项目施工以“技术协同、极限突破”为关键词,每个系统的落地都伴随着一场硬仗。飞轮储能的“毫米级吊装战”中,团队创新采用“液压同步顶升+激光定位”组合方案,成功实现对直径3.2米、高5米、重128吨的4MW飞轮的毫米级精确安装,比计划提前15天完成。
在系统联调的“百日冲刺”阶段,工程师轮班值守,通过EMS能量管理系统模拟50余种电网工况,最终提前3天一次并网成功,并网瞬间各项参数零偏差。
四、运营成效显著标杆地位确立
自3月底成功并网以来,山东公司101MW/205MWh复合储能电站已交出亮眼成绩单:
供电成绩斐然,缓解用电压力
截至6月30日,累计供电已超1398万千瓦时,有效缓解了区域供电压力。
响应调度迅速,保障高温用电
在持续高温天气里,以毫秒级响应调度指令,精准放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创收效益良好,展现商业潜力
该项目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多元场景融合为支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轮驱动,树立了新型储能领域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落地的典范标杆。
技术顶尖领先,多项认定荣誉
先后获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国家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称号;荣获中电联“第一届能源电力行业数据共享赋能与创新创效典型案例”荣誉称号;入选“山东省2024年度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和“山东优秀储能项目”,成为地方能源转型样板。
模式可复制推广,提供经验样板
成功实践了“技术融合+场景耦合”的创新模式,为全国发展安全高效、多功能的复合储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样板。
五、商业环保双赢引领能源未来
自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复合储能电站项目成效显著,实现了商业运营与环保效益的双丰收:
效益亮眼可观,市场运作高效
通过参与电网调频、电力交易等市场化运作,展现出持续盈利和良好的商业潜力。
环保价值突出,低碳转型支撑
自3月29日正式投运至6月30日,累计创造的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约249.2万棵树木,为能源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长期、有力的支撑。
这款巨型“复合充电宝”
不仅是保障夏日
清凉用电的“幕后英雄”
更是国家能源集团
推动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步
集团公司将持续
优选项目建设场景
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不断贡献国能力量
引领能源行业迈向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