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内卷"深调查: 产业调控应扶优扶强,"一刀切"不治本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再遇全行业亏损困境。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及TCL中环五大头部企业合计净亏损额达172.64亿元,其中仅隆基绿能呈现亏损收窄态势,其余四家企业均未显现业绩改善迹象,同比呈现亏损扩大或由盈转亏的恶化趋势。

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用“举步维艰”形容行业上半年的境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指出,在全行业产能仍大幅高于需求的背景下,“亏本经营并非长久之计”。

行业陷亏损深渊,技术同质化是主因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6月,国内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202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降低88.3%、89.6%、80.8%、66.4%。

行业普遍亏损的背后,指向一个共因: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下,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侵蚀企业利润。

这种过剩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在同质化产品上。当前主流技术路线,虽然推动了效率提升,却也导致技术创新羸弱、产品差异缩小,企业纷纷陷入“扩产-降价-亏损”的恶性循环。

隆基绿能董事长、总经理钟宝申在业绩说明会上直言:“企业齐步走,都降低开工率。这种不是出清,是为了维护市场供需平衡,避免过度内卷。出清依然要回到要通过技术进步、鼓励先进,让落后的产品和产能退出,这样才符合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原则。”

中国光伏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进一步验证了BC技术的价值。隆基BC组件在海外享有显著溢价,畅销70多个国家,证明国际市场愿意为高质量、高技术产品支付溢价。

钟宝申透露:“BC产品在欧洲市场具有明显的溢价优势。公司计划在明年进一步提升BC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比例,其中分布式市场的目标占比要超过80%。同时,集中式产品在欧洲市场也表现良好,公司将会大幅提高其产品结构占比。总体而言,预计明年欧洲市场BC产品的综合占比将超过60%。”

这种高端化、差异化的出海策略,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盈利能力,也能避免中国光伏产业陷入“低端锁定”的陷阱,保持全球领先优势。

BC技术逆势热销,新兴技术生态崛起

在行业整体陷入亏损泥潭之际,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为代表的BC技术企业却显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潜力。

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5.6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2.31亿元,减亏幅度同比超过50%。另一家BC技术企业,爱旭股份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3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45亿元,同比亏损收窄86.38%,并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BC技术的成功在于其差异化的技术优势和高市场需求。隆基HPBC 2.0技术已实现全面量产,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4.8%,良率稳定在97%以上。其推出的HIBC组件更是将量产效率推至25.9%,功率突破700W,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工业化光伏产品之一。

钟宝申表示,BC二代产品到四季度的销量目标将超过10GW,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大幅提升。

爱旭股份的N型ABC业务同样产销两旺,在行业底部周期保持强劲增长,ABC组件出货量达到8.57GW,同比增长超400%。

BC技术不仅在产品效率上保持领先,在市场竞争中也展现出显著的溢价能力。目前,防积灰BC组件较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毛利可以高出3%-5%;轻质BC组件的毛利比正常产品毛利高出15%左右。据悉,隆基绿能BC产品毛利率目标是比TOPCon高10%,这是两者的显著差异。

这种溢价能力来源于BC技术在全场景的应用优势。钟宝申分析道:“BC在全场景都是有优势的,只是在不同场景会有区别:用在分布式场景,它既有节约屋顶资源的优势,以及可靠性和美观等,这些优势结合在一起,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更大,分享的收益比例也会多一些;在大型地面电站,溢价空间幅度会低于人工成本比较高、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地区。”

目前,光伏市场的BC二代产品的主流功率为650-655W。假如TOPCon不采用激进提效方案,BC能保持30W的优势。即使TOPCon叠加各种新工艺提升功率,BC仍能保持20W的领先优势。而当TOPCon把这些技术都用上之后,它的投资基本上和BC持平,但产品性能仍处在明显劣势。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上半年的技术迭代主要集中在BC技术、HJT技术、钙钛矿技术以及叠层技术的进步上,尤其BC技术,今年上半年已经在加速量产和市场渗透。”

产业调控扶优扶强,“一刀切”不治本

除了技术优势外,BC技术在降本方面也走在了行业前列。贱金属替代银浆成为BC技术降本的重要路径。

今年以来,国际银价持续飙升,累计上涨近40%,创13年来新高。2024年光伏用银6147吨,占工业用银比例为29%,占全部银需求的17%。导入价格低廉的铜、铝等贱金属材料来取代光伏的最大非硅成本——传统银浆,是近年来行业金属化降本的热点方向。

预计明年二季度,隆基绿能贱金属降本方案将落地。相比银浆,使用贱金属替代贵金属的方案可以使金属化成本有每瓦两分钱的下降空间。

面对行业困境,国家相关部门已高度重视。8月19日,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会议提出四个方面要求:一是加强产业调控;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三是规范产品质量;四是支持行业自律。

光伏企业在座谈会上建议:“对光伏不同环节宜采用不同的解决内卷的方案。电池环节仍处于技术的快速变革期,效率驱动仍是行业发展主要方向。电池环节应以技术标准作为行业调控的主要依据,减掉低质低效产能,给高效优质产能留出市场空间。通过高质量要求制定光伏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引导市场使用高效优质产品,让低质、低效产品无法留在市场。”

这种区别对待的思路避免了“一刀切”限产带来的弊端,既能够淘汰落后产能,又能够鼓励高效、前沿技术的发展。

随着BC技术降本增效空间的不断释放,毛利率有望不断提升。这意味着BC技术不仅现在是打破内卷的利器,未来还将持续引领光伏产业向高效、高品质方向发展。

最新相关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装机占全球40%以上,一批新技术加速示范应用--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用电高峰时放电,低谷时充电--这种被形象称作"充电宝"的储能系统,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中国...

安徽交控: 120MW光伏组件终止招标

记者获悉,9月1日,安徽省部分高速公路120.28MW配套新能源EPC项目光伏组件终止公告发布。公告显示,项目终止的原因为进入第二信封报价文件评审的投标人数量不足3家,本项目终止。该项目招标公告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