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傍晚,在绥德县名州镇马连沟村的后山坡上,连片的光伏发电板在夕阳的照射下蔚为壮观。如今,这片坡地成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宝地”。
随着绥德县“千村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地,马连沟村村集体有了稳定的收益,村民还能通过务工获得额外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建雄说:“村里的土地一点都没闲置,缓坡地成了苹果园,陡坡地变成了‘光伏山’,农民的收入节节高。”
绥德县“千村光伏”发电项目以“联村共建”模式盘活闲置资源,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2024年,绥德县第一批“千村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6080万元,覆盖崔家湾镇、名州镇95个行政村,项目总装机容量19兆瓦。
崔家湾镇西兴村党支部书记薛庆友说:“西兴村由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大多依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去年,光伏发电项目确定在本村落地后,村里通过流转335亩闲置山坡地,让近百户群众享受到土地流转的收益,还优先吸纳本村劳动力参与建设。陡地变‘光伏田’,不仅盘活了资源,还给村民带来收益。”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施工团队坚守“不占耕地、用好荒地”的原则,优先选择偏远、不适宜耕种但光照条件优越的地块进行建设。陕西凯达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师军锋说,目前,所有电站已完成光伏组件安装、线路铺设等,具备并网发电接入条件,预计今年底前可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为了让收益更加均衡,项目采用“联村共建、按股分红”模式,无论村庄大小、土地多少,都按参与户数平均分配股权,避免出现“富村更富、穷村靠边”的情况。“光伏发电项目让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同时,项目吸纳村民参与电站日常运营维护,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绥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春胜说。
为进一步扩大光伏发电项目的覆盖范围,绥德县第二批“千村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现已完成用地选址、土地流转、立项、预算评审等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底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绥德县339个行政村将实现光伏发电项目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