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田间地头的秸秆不再被焚烧,而是变成点亮万家灯火、温暖百姓寒冬的清洁能源,同江市长恒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恒生物质热电”)正用这样的“魔法”,在龙江大地上书写绿色发展的新故事。
这家深耕生物质热电领域的企业,以技术、模式、服务的三重创新为笔,既破解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又为区域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双碳”战略下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技术创新筑根基专利成果破行业痛点
走进长恒生物质热电的生产车间,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生物质发电用蒸汽发生装置”正稳定运行。这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核心技术,通过优化流程设计与热能回收系统,让生物质能转换效率大幅提升,一举解决了传统生物质发电“能耗高、利用率低”的行业通病,为清洁发电提供了技术样板。
以核心专利为牵引,公司构建起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截至目前,累计申请生物质能源相关专利8项,斩获15项重要科技成果,覆盖燃料预处理、高效燃烧、烟气净化等关键环节。这些技术储备不仅让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更推动生物质发电从“可行”向“高效”跨越。

模式创新促循环工农协同赢多方效益
在同江市的田间地头,“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秸秆收储运队伍格外忙碌。这是长恒生物质热电创新打造的原料供应模式,每年能规模化消纳当地大量秸秆,将曾经的“焚烧隐患”转化为绿色燃料。据测算,公司投资2.49亿元建成的热电联产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超高压高温循环流化床锅炉,年供电量达2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3万吨。
更深远的价值在于,这一模式打通了“农业废弃物-清洁能源-农民增收”的产业链条。农户通过出售秸秆获得额外收入,合作社拓宽了服务领域,企业则稳定了原料供应,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方共赢。

服务创新强担当热电联供保民生发展
“冬天供暖稳定,夏天工厂用汽有保障,这新能源企业真是帮了大忙!”同江市居民与企业对长恒生物质热电的服务赞不绝口。公司创新采用热电联产灵活服务模式:非供热季为当地企业提供工业用汽,保障产业链运转;供热季则全力保障居民采暖,用清洁热能守护冬日温暖,让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
从环保角度看,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更显突出。数据显示,秸秆平均含硫量仅3.8‰,远低于煤炭1%的含硫量,用秸秆替代燃煤发电供热,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在“双碳”目标下,这份绿色贡献,既助力同江市生态文明建设,也为区域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凭借亮眼的创新实践,长恒生物质热电先后获评“高新技术企业”“黑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未来,公司计划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展生物质能的应用场景。从技术突破到模式升级,从服务民生到助力“双碳”,长恒生物质热电正以持续创新,在龙江绿色能源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刘立春记者吴双陈俐言陈刚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