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台光伏项目用海管理政策,鼓励复合利用、立体开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其中,推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行业用海方面,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科学确定养殖用海规模布局,出台光伏项目用海管理政策,鼓励复合利用、立体开发。全文见下: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其中,推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行业用海方面,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科学确定养殖用海规模布局,出台光伏项目用海管理政策,鼓励复合利用、立体开发。全文见下: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
近日,第53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第10个环境日到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4年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世界环境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联合国鼓励全世界对环境提高认识和采取行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升的...
近期,一些国家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指责中国新能源产业依靠补贴大量出口,过剩产能冲击国际市场。这一谬论有悖常理、有违事实,本质是"双标"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伎俩。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进行的第六次评估分析表明,世界各国正在致力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其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报告中指出,"地球气温每上升一摄氏度带来的严重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特别是对世界上最脆弱...
9月13日,外交部发布《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其中指出,中国支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进能源公正转型,应充分尊重各国不同国情和能力,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应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当前全球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根源不是生产和需求问题,而是供应链出了问题,国际合作受到干...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仍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在全球变暖加剧背景下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如何有效扩大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如何解决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3月28日至29日,以"能源转型――确保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柏林...
1月19日,国新办就《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正在非常顺利推进,第一批约1亿千瓦的项目全部开工,我们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对社会发布;第二批、第三批项目也都在陆续推进...
美国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公司日前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亚太地区致力实现脱碳目标,化石燃料和电力价格的飙升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协议(PPA)的竞争力。根据预计,亚太地区企业在2022年采购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创纪录的7GW。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从新冠疫情相关的中断中恢复过来,这一数...
碳达峰与碳中和,无疑是近年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减少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能源,大力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也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未来光伏行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亚洲目前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制造、应用规模均位居于世界...
青海省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将配套1GW/3.6GWh储能!近期,青海省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预备清单)明确,有7个大基地项目共计700万千瓦入围,其中包括4个100万千瓦源网荷储项目、2个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以及1个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业主涵盖隆基绿能、国家电投、中能建联合江苏美科、中电建...
国际能源署(IEA)最近发布的一份可持续复苏追踪报告表明,世界各国政府对于清洁能源支出的承诺已跃升至7100亿美元,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水平相比高出40%。根据这份报告,世界各国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清洁能源支出在过去五个月中增长了50%,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超过7100亿美元,尽管各国之间存在...
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实现碳...
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等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转型中将担当重任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应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海外项目建设、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愈发普遍...
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气候相关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于10月31日正式拉开帷幕,会期两周,将持续到11月12日。共有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名代表齐聚英国格拉斯哥,共商气候议题。本次大会适逢《巴黎协定》签署后5年一次的复盘和更新各国减排计划的节点。联...
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形成大考验的背景下,我国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自我约束和经济社会高质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对美国无理制裁我光伏企业的严 正 声 明近日,美国商务部将新疆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新疆协鑫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进行无理制裁,罔称这些企业侵犯少数民族人权、存在"强迫劳动"。这种基于谎...
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公司分析师Julian Jansen表示,尽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全球储能部署带来了严重挑战,但用户侧储能行业发展前景仍然乐观。他表示,全球电网侧电池储能系统2019年的部署量与前一年相比显著下降。2019年全球共部署了装机容量为2.7GW电网侧电池储能系统,而2018年为3.7GW。尽管电网侧...
一、产业研究(一)可再生能源简介可再生能源是指包括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太阳能是能量的源泉,可用于加热、冷却、照明。不同技术可以把太阳光转化为可用在建筑物的能源。目前最普遍的太阳...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挑战。中国坚定支持《巴黎协定》,也积极寻求和其他各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过去的一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下降,对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未来,中国政府及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将继续携手世界各国...
内燃机作为交通工具动力来源的历史使命将被终结,这是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近来,关于传统能源车将成为历史的探讨愈演愈烈。在全球一些发达国家已宣布传统能源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的背景下,日前中国方面也宣布已启动相关研究,此举很快便引发全球汽车业界震动。2017年9月23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