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
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结出累累硕果。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达到10.02亿千瓦,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比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水...
今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结出累累硕果。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达到10.02亿千瓦,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比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水...
11月的盐城,天蓝海阔,"风光"无限。世界新能源领域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引领碳中和革命的"碳路先锋"--盐城。15日,以"双碳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如约而至,众多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军企业、国际嘉宾相聚黄海之滨,分享技术创新和优秀实践,为全球新能源发展开拓更多路径、提供更...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昭示了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的坚定决心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兑现国际承诺的大国担当。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推动电力行业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把握碳...
◆◆摘 要◆◆本季度开发运行情况三季度风电装机增速放缓、光伏发电装机增长较快,累计并网装机分别达到3.0、2.8亿千瓦。三季度风电新增装机433万千瓦,同比下降38.1%;光伏新增装机1144万千瓦,同比增长58.9%。前三季度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11.8%,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风电、光伏累计发...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今天(10月20日)举行。多位院士专家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话题,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支招。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视频演讲时指出,城市副中心碳中和发展不是"短跑运动",需要精准方案、数字测试和不懈努力。江亿院士建议副中心开发空闲屋顶和零星空间发展光伏。副中心应直...
光伏发电工程土地高效利用研究报告作者: 隆基清洁能源电站技术部光资源及总图组: 雷金峰 赵雪君 郭伟2021年7月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为贯彻中央关于"建立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重要举措,以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要求"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国土资源...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伴随"双碳"目标而诞生的新概念,在构建方式和技术路径等方面,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未知的领域摸索前行,既需要...
碳达峰、碳中和催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为未来新能源跨越式增长提供物质基础。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将成为我国第一大装机电源。但新能源高比例增长带来的系统成本上升、发电出力不稳定,将使得电力平衡保障矛盾愈发突出。加之清洁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煤电定位如何...
作为2021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9月26日,"智能+能源论坛"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中心示范区举办。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既要防止一刀切,也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在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好实现碳中和的顶层设...
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似乎在一瞬间让人类意识到了对抗自然的无力。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随着化石能源成为人类主力能源,远超历史各时期的碳排放已经让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走向了危险的边缘。不断升高的地球气温,带来了海平面上升、空气质量恶化、极端天气增加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电力安全供应底线。新的发展阶段下,新能源行业应瞄准主体电源定位,运用新技术、推广新模式、解决新问题,主动提升自身的电力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实现行业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一、集成应用新技术,加快推动新能源转型为可靠灵活友好的主体电...
光伏全面迎来高光时刻,正式成为与煤电并驾齐驱的主体能源。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研究了两大议题,一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二是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中央财经委首次将光伏等确立为主体能源官媒发布的新闻通稿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十四五"是...
在"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引领下,作为清洁能源主力军的光伏发电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光伏产业跨入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到48.2GW,创近三年历史新高。行业高景气下,光伏上市公司业绩颇为亮眼,笔者关注到,多家以光伏发电业...
川滇交界,河流奔腾而过,全球在建最大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向明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目标全力发起冲刺;黄海之滨,叶片呼呼打转,国家电投江苏滨海南H3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并网,年内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9亿千瓦时;塞北大漠,日光持续照射,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
"这个市场(整县推进)足够大,大家都能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可控的地方。"上海交通大学奚立峰教授,在央视《对话》节目中的一句话引发了光伏行业从业者的共鸣。自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宣布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以来,各方都在寻找自己"可控的地方"。地方政府纷纷响应政策号召,央企、地...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到,建立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等多元化并网保障机制。市场化并网是指保障性并网范围以外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可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后,由电网企业予以并网。并网条件主要包括配套...
最美7月天,绿电潮涌来。在海拔3200米的青海省共和县光伏产业园区,浩瀚如蓝海般的太阳能电池板"追光逐日"熠熠生辉,一座座巨大的风机绵延近百公里,塔拉滩上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不舍昼夜稳定运行……2021年"绿电7月在青海"活动在这里拉开大幕,迎来2017年之后第5次"绿电"大考。高原之上,绿电乐章再次...
30·60目标提出之后,轰轰烈烈的碳中和大势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战略方向,新能源项目开发热潮回归。以央企为代表的电力投资企业正全面进军新能源开发投资领域,整个行业几乎进入了全民开发的狂热阶段。从模式来看,单独的风、光项目开发难度增加,企业纷纷转向源网荷储与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三北与西南地区成...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新考题和新使命。为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也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大屏障,甘肃省提出要用好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
本季度开发运行情况二季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平稳增长,累计并网装机分别达到2.9、2.7亿千瓦。二季度风电新增装机533万千瓦,光伏新增装机855万千瓦。上半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12.9%,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50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1%。风电和光伏开发布局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