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协议!欧盟批准禁止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产品
欧盟已就一项禁止强 迫劳动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法规达成临时协议。欧洲部分光伏行业已为此呼吁了一段时间。3月5日清晨,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的谈判代表就该法规提案达成了临时协议。根据该提案,国家当局(如果涉及第三国,则由欧盟委员会)将对涉嫌强迫劳动的公司供应链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强迫劳动的情...
欧盟已就一项禁止强 迫劳动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法规达成临时协议。欧洲部分光伏行业已为此呼吁了一段时间。3月5日清晨,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的谈判代表就该法规提案达成了临时协议。根据该提案,国家当局(如果涉及第三国,则由欧盟委员会)将对涉嫌强迫劳动的公司供应链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强迫劳动的情...
上海2024年1月30日 /美通社/ --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过去全年的产销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交出高增长满意答卷,去年年产销双双突破9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十余年的精准政策扶持及日趋夯实的技术和产业能力,让...
近日,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ESMC)向欧盟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对太阳能供应链中的强迫劳动进行"严格监管"。信中引用了"人权价值观"和"防止欧洲光伏制造公司倒闭"作为监管的理由。这封信由37家欧洲太阳能光伏制造商签署,声称强迫劳动与中国新 疆多晶硅生产中"中国制造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不可持续...
1月10日,白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白城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开发与产业集群式发展同步推进,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盐碱地资源优势,围绕建设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百万吨级"氢田",加快推进风电、光伏两个千万千瓦基地和"...
广州2024年1月4日/美通社/ -- 今年10月,作为全球首个碳关税制度,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2026年正式起征"碳关税", 并在2034年之后全面取消免费配额。近日,SGS中国区副总裁辛斌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就企业碳关税(CBAM)应对发表了看法。CBAM过渡期所涵盖的6大行业,我国的钢铁和铝制品行...
国内光伏市场寒风瑟瑟,针对中国公司的贸易战如今烽烟再起。2023年12月2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EVA塑料片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建议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仅仅6天前,印度相关监管部门宣布,将针对产自中国,或进口自中国的...
当乘用车如火如荼的在新能源领域内卷,技术“内卷”、生态“内卷”、销量“内卷”,消费者也从观望到试探、接受、追求,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真正的大势所趋。而商用车领域,虽受场景复杂、成本敏感的影响,各企业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新能源战略的推进,未及乘用车激进。但...
近日,《东盟简报》发布文章称,东南亚有潜力成为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全球领导者。原因在于,东南亚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漫长的海岸线和低洼地区使该地区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影响范围多达6亿人。因此,东南亚国家必须调整其日益加剧全球变暖的发展战略,例如该地区对...
东南亚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其漫长的海岸线和低洼地区使该地区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可影响6亿多人。因此,东南亚国家必须调整其日益加剧全球变暖的发展战略,例如该地区对煤炭和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依赖。如果不加以控制,到本世纪末全球变暖可能会使东南亚GDP减少约1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减碳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今年,全球首个"碳关税"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CBAM政策的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还将对全球产业格局和贸易规则产生重大影响,也为出口欧盟的中国生产商带来诸多挑战。长江商学院朱睿教授、常杰研究员在...
上海2023年12月27日/美通社/ --2023年12月19日,必维集团(Bureau Veritas,以下简称“必维”)在成都高新区为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新锂能”)及其子公司——致远锂业,盛新锂业,盛威锂业颁发ISO 14064温室气体核查、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核查、PAS 2060碳...
近日,国家能源局中欧能源合作平台(EU-CHINA ENERGY Cooperation Platform,简称ECECP)在北京召开了中欧能源合作商业成果发布会,分别展示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能源安全、农村能源转型成果,以及中欧在LNG、绿氢、CCUS领域的商业合作机遇。爱旭欧洲零碳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爱旭数字能源微电网副总经理...
摘要: 储能出海新路径。导语: 2023年的储能市场,“风云变幻”“冷热交替”。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现存储能相关企业143,339家,新注册储能相关企业61,116家,约占总数43%,众多企业的纷纷入局,也让这个赛道格外拥挤,国内的“内卷”也让众多企业开始转战海外市场。随之而来...
宁波2023年11月28日/美通社/ -- 近日,全球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 (简称"TÜV莱茵)正式获得水表欧盟计量器具指令(Measuring Instruments Directive,简称MID)的认证公告机构资质。MID是欧盟用于监督管理计量器具的法规,规定指令范围内的计量器具出厂前必须通过相应的...
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会之路后,首航新能终于朝着上市通关迈出一大步。深交所网站信息显示,在补充完财务资料后,11月6日,深交所上市委恢复对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首航新能")发行注册审核,首航新能顺利实现过会。与今年9月底过会的三晶股份一样,首航新能同样是逆变器行业的老玩家。藉由本...
俞曾港说,在欧盟的绿色转型框架下,在欧中国企业会做好相应研究并制定好所有计划,以满足欧盟的环境标准。11月14日,欧盟中国商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布年度旗舰报告《共筑互信之路,共创中欧繁荣――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3/2024》。对于欧盟市场,在欧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整体评分连续四年下降,但下降...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即"碳边境税"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启动,进入过渡阶段。欧盟计划在2026年开始正式征税,按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提高进口门槛,届时出口欧盟的产品将面临相关的排放税。此举虽说旨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但也难免有市场保护之嫌,有可能与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相违背。欧盟自己也承认,碳边...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即"碳边境税"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启动,进入过渡阶段。欧盟计划在2026年开始正式征税,按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提高进口门槛,届时出口欧盟的产品将面临相关的排放税。此举虽说旨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但也难免有市场保护之嫌,有可能与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相违背。欧盟自己也承认,碳边...
欧洲太阳能制造业理事会(ESMC)日前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欧盟委员会应该制定并实施一项立法,以提高欧洲光伏制造业的竞争力。欧盟主要的光伏行业游说团体表示,这项法规应该包括禁止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光伏产品。欧洲太阳能制造业理事会声称,这些评论是对欧盟委员会最近通过的一项立法计划的回应,该计...
近日,PV Tech Premium采访了法国太阳能光伏制造初创企业Carbon,讨论了其扩张计划、融入欧洲研发生态系统以及如何重新平衡欧盟太阳能供应的问题。作为欧洲太阳能制造新贵,Carbon在2022年年中崭露头角,制定了至2027年在法国生产5GW太阳能电池,至本世纪末产能达20GW的目标。自那时以来,Carbon在太阳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