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W/平方米!荷兰研究组织推出双端钙钛矿-硅叠层光伏电池
据外媒报道,由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领导的一个荷兰-德国联合研究团队计划在为期四年的FIT4Market研究项目框架内,将一种双端(2T)钙钛矿-硅叠层光伏电池技术推向市场。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研究员Gianluca Coletti表示,"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开发,希望找到简化的方法来生产双端(2T)钙钛矿-硅叠层...
据外媒报道,由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领导的一个荷兰-德国联合研究团队计划在为期四年的FIT4Market研究项目框架内,将一种双端(2T)钙钛矿-硅叠层光伏电池技术推向市场。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研究员Gianluca Coletti表示,"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开发,希望找到简化的方法来生产双端(2T)钙钛矿-硅叠层...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包西昌带领先进有机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在利用绝缘树脂调控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获系列进展。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柔韧、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在可穿戴柔性电子、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农业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但该电池有机光敏层具有的低介电常数...
每年有几十亿只鸟撞死在窗户、通信塔、风力发电机等人造物体上。其中一个原因是鸟类不知道这些物体反射出来画面是天空的镜像,以为是畅通无阻的通道。另一个让很多鸟不幸撞死的人造物体是太阳能板,在美国每年多达13.8万只鸟在上面撞死。随着太阳能板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不得不开始评估这对野生生物圈...
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联合研究组公开了一个无需电池GB仿制掌机项目《ENGAGE》,可以通过太阳能以及按键振动技术回收的电量来维持游戏,一起来了解下。《ENGAGE》是一个模仿GB的掌机项目,目标就是不搭载电池玩游戏,其电量供给来自游戏机正面安置的太阳能发电面板以及按键时振动...
韩国研发新型医疗器械充电材料'Micro LED贴片,或将缓解植入式医疗器械需频繁更换电池的痛点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GIST)机械工学部李钟浩教授7日表示,其研究团队开发出了贴在皮肤上,能够为体内供应电力的"Micro LED贴片"。这有望用于植入式医疗健康器械,和直接贴附在皮肤上的可穿戴式美容仪器等。(出处:...
日本氢能战略中的氢源主要有海外供给和国内自主两部分组成。海外以日-文天然气制氢项目以及日-澳褐煤制氢项目为代表,国内以福岛FH2R为代表。随着三个项目的陆续投运,日本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全面展示其氢能社会成绩。氢是一种可以长时间存储并远距离输运的高品质能源,已经成为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热...
日前,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本次共有320项科学研究进展推荐送选,排名前10 位的科学进展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rd...
近20多年来,科学家们也在加速寻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来解决不可再生能源的严重不足,切实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生物光伏(BPV)利用微生物(如蓝藻)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具有碳中性﹑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潜在低成本等特点。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研究组另辟蹊径,设计并创建了一个具有定向电...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枯竭的危机。为此,近20多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科学家们也在加速寻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来解决不可再生能源的严重不足,切实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生物光伏(BPV)利用微生物(如蓝藻)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具有碳中性﹑良...
针对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共轭材料种类少、凝聚态结构调控困难、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组最近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合成了一种新型双缆共轭聚合物,作为吸光层应用于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获得了6.3%的能量转换效率,这是目前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焦...
光伏人的最大梦想之一,就是利用太阳能清洁能源来拯救"雾霾的中国"(亦或是"雾霾中的国")。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太阳能电池靠天吃饭,不见天日的雾霾,太阳能电池也无力回天……空气污染对光伏发电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说实话学界的研究少得可怜,高质量的研究就更少了。兔子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一网打尽所...
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perovskite/c-Si tandem solar cell),作为光伏学界第一当红炸子鸡钙钛矿电池,和光伏产业界绝对老大哥晶硅电池互蹭热点的产物,一旦来电,自然是火花四溢。卖点太多: 用晶硅打底保证靠谱,钙钛矿做彩头性价比高,结合以后更是1+1>2,效率有望过30%,实在是吸睛。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
最新一期的国际光伏科学与技术领域最高水平学术刊物《光伏研究及应用进展》Prog. Photovoltaics: Res. & Appl. 25, 280-290 (2017), IF: 7.365以封面论文(也是该杂志首篇封面论文)形式报道了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沈文忠研究组在工业化高效晶体硅双面太阳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比能量、大容量锂硫二次电池及电池组"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为: 项目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能量密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最近,该研究组又在电池的实用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我国第一...
记者昨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吴长征教授研究组与张群教授研究组合作,研制出全新水溶性简单小分子助催化剂,使光催化产氢性能大幅提升,为摆脱目前广泛使用的贵金属助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研究成果10月21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把低密度的太阳能高效转化为可存储的化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超快时间分辨光谱与动力学创新特区研究组(11T5组)研究员金盛烨领导的科研团队在金属有机钙钛矿(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单晶光生载流子扩散动力学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成功实现了对单个钙钛矿单晶纳米线/纳米片中载流子扩散过程的可视化和定量研究。相关研...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晶体管和光电器件。将石墨烯堆叠起来可以得到多层石墨烯。除了具有和体石墨相同的Bernal堆垛(即AB堆垛)方式的多层石墨烯之外,还可以在实验室制备或者合成出不同石墨烯片层取向随机的...
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双电层电容器高功率特性,同时兼顾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特点,其作为启动/驱动电源或能量回收装置在电动车、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日,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及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项目的...
分散式太阳能(Photovoltaic, PV)发电系统结合储能设备,可解决太阳能电力并入主电网时产生的电压不稳问题并提高整体发电量,同时有助落实时间电价与季节电价等节能措施,因而逐渐受到各国政府与公共事业机构青睐。随着全球能源日渐短缺,加上环保意识兴起,各国正逐年提升如太阳能(PV)、风力等绿色能源的...
荷兰常常出现很多新鲜事物,打破传统是他们最拿手的事情。威锋网11月4日消息,近日,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财团在距离阿姆斯特丹25公里的克罗默尼市铺设了一条70米长的太阳能自行车道,项目总花费约合人民币2300万元,计划将于当地时间11月12日对民众开放。其实,这项计划早在2011年年初便开始策划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