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南邮团队创造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近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0年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辛颢教授课题组"IAM团队"的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登榜。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在众多太阳...

北理在高效率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化学与材料领域顶级期刊《能源与环境化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289)报道了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崔彬彬课题组在高效率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situ Cross-linked 1D/3D Perovskite Heterostr...

24.2%!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记录效率!

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在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上获得新突破,经日本电气安全和环境技术实验室(JET)权威认证,稳态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4.2%,首次将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写进太阳能效率世界记录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为目前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世界...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率首破20%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林柏霖课题组通过新型电极的构造和系统工程优化,首次开发出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能量转换效率超过20%的二氧化碳还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材料化学杂志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电势能,进而驱动一系列生化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从造纸原材料到阴性电极—碳气凝胶走出空气电池新路径

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小心翼翼地从透明塑料壳中取出一块黑乎乎的材料。它的质地看起来像一块烤焦的蛋糕,但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几毫克。当人走过,切“蛋糕”时产生的小碎屑会在空气中飘浮一会儿,再缓缓降落。这黑乎乎的“蛋糕”其实是实验室成员...

柔性电池哪家强?新指标来定夺

就柔性电子产业的发展而言,柔性电池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显示屏、传感器等很多电子元件已经可以实现灵活弯曲甚至是折叠拉伸,但为其提供电源的电池却仍停留在刚性的设计阶段。柔性电池的出现可摆脱现有金属箔刚性电池对于产品形状与结构等设计的限制,在与柔性可穿戴电子一体化后,发挥其任意形变的...

西安交大科研成果大幅提高用于脉冲功率系统的陶瓷电容器储能密度

6月15日,英国《自然材料》期刊在线发表了西安交大研究团队的最新学术成果Grain-orientation-engineered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用于能量存储的织构多层陶瓷电容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电子元件,陶瓷电容器具有放电功率高、温度稳定性好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

化学所在氯取代有机光伏材料设计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有机光伏(OPV)电池是一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技术。近年来,得益于新材料的发展,OPV电池的光伏效率取得了大幅提升,表现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面向OPV技术产业化,提升材料光伏性能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合成成本的控制。在材料设计中,引入卤原子是最常见且有效改善光谱、能级以及聚集形貌等基本特...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新进展!北大进一步合成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

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在非富勒烯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侧链和端基同时氟化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三维堆积和激子/电荷传输的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相关工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2015年,占肖卫课题组提出了稠环电子受体的概念,发明了明星分子ITIC(Adv. Mater., 2015, 27, 117...

华东理工大学卟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光电转换技术。作为自然界光合作用中心的核心组分,卟啉具有很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和易于修饰的结构,可用于太阳能的捕获,是一类重要的DSSC敏化染料。近年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解永树教授课题组在该领域进行了...

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开路电压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近期,上海科技大学宁志军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Ultra-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an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 design"的研究论文[2],在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方面取得了突破。该工作是宁志军课题组在前期引入低维锡基钙钛矿结构[3]...

12.4%!上科大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破纪录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宁志军课题组在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器件结构的改进将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提高到了0.94 V,实现了12.4%的光电转化效率,这是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稳态输出效率最高的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成果以"Ultra-high open-c...

合肥研究院在MoS2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研究员赵邦传课题组在MoS2锂离子电池(LIBs)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ChemElectroChem,Nanoscale,Small 上。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产品、储能电网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

研究报告建言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项目

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关于"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广阔,但多数国家同时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直接投资和开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或成光伏市场“搅局者”?

近十多年来是光伏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是国内光伏行业基本每半年会有一次明显的进步突破,中国光伏产业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培育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追赶和超越,直至领先全球,堪称弯道超车的典范,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集群、最大应用...

同济大学制备出超黑碳气凝胶提高光热转化效率

太阳光-热转化是利用太阳能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实际上是利用太阳能蒸汽产生系统,先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利用热能来加热水体,在水蒸发的过程中盐离子和重金属离子不会随水蒸气流失,从而达到海水淡化的过程。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多孔材料课题组通过对碳气凝胶...

天合光能新型钙钛矿结构太阳电池技术课题通过验收

11月12日至13日,在常州高新区科技局及南京大学科技处的指导下,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新型钙钛矿结构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课题验收会在天合光能常州总部召开。经课题组汇报、评审专家组审核,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专家组一致认可,顺利通过验收。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新型钙钛矿结构太...

那些年,可再生能源背过的锅 | “后补贴时代”的迷思与机遇

2019年8月31日,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环境故事网络”新一期线下沙龙活动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顺利举办。本期活动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迷思破局”为研讨主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

治理空气污染让太阳能发电“多收三五斗”

导语: 如果地面太阳辐射恢复至上世纪60年代水平,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将增长12%至13%。治理空气污染,不仅会改善环境质量,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大气与气候科学学院Martin Wild教授课题组的Bart Sweerts及同事分析了中国119个观测站在1960年至2015年间的地面太阳辐射观...

中外学者提升太阳能电池性能

针对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共轭材料种类少、凝聚态结构调控困难、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组最近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合成了一种新型双缆共轭聚合物,作为吸光层应用于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中,获得了6.3%的能量转换效率,这是目前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