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揽风:风电组件先行 抱团模式悄然生变
2023年将是中国风电的"出海年"――早在今年年初,业界已有此预感。  风能专委会数据显示,自2007年出口首台风机至今,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出口国家已超过49个。随着2023年接近尾声,预期逐渐落地,一些风电企业年内出海取得新进展。在近期发布的三季报中,金风科技披露截至三季度末海外订单量为...
2023年将是中国风电的"出海年"――早在今年年初,业界已有此预感。  风能专委会数据显示,自2007年出口首台风机至今,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出口国家已超过49个。随着2023年接近尾声,预期逐渐落地,一些风电企业年内出海取得新进展。在近期发布的三季报中,金风科技披露截至三季度末海外订单量为...
随着今年头部组件厂齐聚美国建厂,关于中国光伏产业出海的关注再度高涨。"寻求新的出海道路对于中国光伏企业继续保持国际地位至关重要。"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光伏分会秘书长张森接受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全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寻求应对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的新途径成为企业出海...
"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11月15日,工信部对光伏行业现状的这一表态受到各方关注,而在11月13日启幕的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上,如何实现行业良性发展同样是业内热议的话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如何在保持行业竞争压力...
近期,一则"印度所得税部门正在对大约40家中国光伏企业进行调查,理由是涉嫌逃税"的新闻不胫而走!消息在网上发布后,开始在国内持续发酵。10月26日,据国内知名媒体报道,有业内知情人士称: "确有此事,实际已经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国内相关光伏企业以协助调查和接受问询为主,没有涉及抓人,目前还没有出...
眼下,我国光伏产业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内卷",而是瞄准订单与制造业本土化的"出海",踏上更广阔的舞台,结交更多的伙伴。在业界看来,这可能是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从强大到更开放、更共享的必经之路。10月26日,中信博公告称,计划通过巴西子公司在当地建设3GW的生产基地,总投资额不超过4.3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印度所得税部门正在对中国主流40家光伏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理由为涉嫌逃税,调查范围涵盖公司及其印度经销商。消息一出,市场哗然。是否确有此事?如果为真,此次事件所出为何,又将对我国光伏企业以及我国光伏出口产生哪些影响?记者展开了调查。印度多次启动对华调查印度《明特报》10月1...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达61.6%。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报折射出企业"出海"以及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新特点和积极变化。Choice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的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2487家披露了境外收入,其中,接近半数(1165家)境外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上半年上...
一个月前,身价百亿的资本大佬俞发祥拟收购博达新能70%股权进军光伏产业,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交易所随后下发了问询函。现如今,旗下A股上市公司刚刚回复了交易所问询函。标的公司业绩大增 在手订单充沛10月17日,交建股份正式回复上交所问询函,补充披露了标的资产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简...
因跨界收购光伏资产,交建股份(603815)此前收到交易所问询函。10月16日晚间,交建股份对问询函做出回复,补充披露标的资产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达新能")的业务情况、盈利能力及资产结构,称博达新能光伏产能在东南亚具有一定稀缺性,目前在手订单充沛,相关产品后续能够在美国市场顺利实现销售...
"中国光伏行业正在从中国造、全球卖的局面向未来全球造、全球卖的格局转变。"今年7月,在光伏行业的一次会议上,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这番论述引发光伏产业界共鸣。此后,天合光能宣布斥资2亿美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5GW组件工厂。加之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阿特斯四家企业相继宣布赴...
当能源危机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所有人都清楚传统能源具有无法突破的局限性。冉冉升起的新能源中太阳能成为同行翘楚,稳居C位。二十年来,光伏被太多人寄予厚望。2005年,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以美国存托凭证三级ADR形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创始人施正荣一夜之间身价超百亿,...
10月1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即全球首个"碳关税"开始实施。按照新规,欧盟将对从境外进口的钢铁、铝、水泥和化肥额外征税。欧盟进口商现在开始必须报告相关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26年1月1日起,进口商必须购买排放证书,其价格基于在欧盟境内生产这些商品时所需支付的碳价来制...
在欧洲库存堆积、产业链持续降价压力下,欧洲太阳能行业"压力山大"。本周四(10月5日),欧洲太阳能行业各代表聚集在马德里向欧盟发出警告称,欧洲扩大绿色科技产业的努力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高能源成本和供应链问题。而在该场集会开启之际,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各国政府正在考虑对光伏产品进口采取更严厉...
最新消息,德国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进口到欧洲的太阳能组件和发电设备设置贸易壁垒的可能性,此举引起了贸易机构欧洲太阳能协会(SolarPower Europe)的关注。据路透社报道,在考虑补贴和国家援助的同时,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ESMC)也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欧盟保护欧洲制造商免受 "中国光伏制造商的集中倾...
尽管多方强烈反对,欧盟依然决定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欧盟此举连犯两错,损人不利己。一错,在于选择反补贴调查。中国电动汽车近年来之所以热销欧盟市场,并非得益于所谓政府补贴,而在于拥有一整套竞争优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
10月2日据路透社报道,欧洲各国政府正在考虑对中国光伏进口采取限制,以保护本土光伏制造业,并减少对中国光伏产业链的依赖。据悉,欧盟委员会10月启动了一项调查,可能会导致征收关税,以保护欧洲生产商免受电动汽车低价进口的打击,与此同时,路透社还从一份德国政府文件得知,德国正在考虑将通过贸易保护在...
据路透社10月2日报道,有消息称,继电动汽车之后,德国等欧盟国家正试图在太阳能领域减少对华依赖,计划动用补贴或"关税大棒"等工具,保护欧盟光伏企业。然而,业内人士透露,德企内部对此存在分歧,有安装商质疑质疑此举属于贸易保护。同时,一些欧洲太阳能企业也组团表示反对。他们担心,此举或导致2013至201...
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经来到了“下半场”,光伏行业也迎来年中回顾与展望盛会。7月19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宣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宣城)论坛在安徽省宣城市举行。2023年上半年,能源危机刺激海外光伏需求持续高增,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发电装机和...
9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并回应了欧盟启动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提问。汪文斌表示中方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欧盟方面拟采取的有关措施不利于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方敦促欧盟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23,是我国光伏行业今年前八个月的新增装机数据。传统旺季第四季度还没到来。9月21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滁州光伏(储能)产业供需论坛上虽然未更新年度测算数据--2023年度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计为120GW至140GW,但他也表示,"我注意到现在各个机构预测的这个数据都比较大,不排除我...